近來社交網絡上流行「佛系」一詞,「佛系男」、「佛系戀愛」、「佛系脫單法」等,意思是什麼都不要做,緣分到了,自然就會達到目的。論到年輕人要體驗真正佛學,還是要先放下電腦和手機,去觀賞一場「天籟敦煌.淨土梵音」展覽,置身於壁畫中的極樂世界,並從音樂感受更深一層的敦煌佛學韻味。
文﹕藍
圖﹕馮瀚文
由8層膠片製成的《觀無量壽經變圖》立體壁畫。
《金剛經》中記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變幻原是永恒,世間一切事皆是生滅、無常,沒有一成不變的。遠古的敦煌,就如見證了過去如夢如幻的繁榮絢爛,音樂記錄了當地的不染塵世。由饒宗頤文化館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天籟敦煌.淨土梵音」展覽,透過平面、立體及多媒體的方式展示敦煌石窟中不同的音樂場景壁畫,讓每天在營營役役生活的港人亦能放空自己,喚醒最初的自覺意識。
敦煌壁畫中著名的反彈琵琶樂舞。
重塑敦煌景象
展室中一幅由8層立體膠片做成的壁畫 ──《觀無量壽經變圖》,將西方淨土的極樂世界景象展現出來,如﹕亭台樓閣、佛菩薩、飛天樂伎自由飛舞等。同場也展示一些依照壁畫所繪而製成的仿敦煌壁畫樂器,更立體地呈現壁畫和樂器面貌。欣賞完壁畫和樂器的展品,記得到「淨土梵音」音樂體驗區,不同的頌缽聲音由四個音箱中輪流奏出,從四周包圍觀者,淨化煩躁的心靈。
敦煌壁畫內的樂器﹕曲項琵琶、箜篌。
音樂中喚醒自我
觀賞展品的同時,展室內會播放「天籟敦煌樂團」創作以敦煌為主題的音樂,該主題音樂節錄自樂曲《天籟》,是作曲家對敦煌壁畫中極樂世界各個細節的想像。音樂中段引用了饒宗頤所譯的敦煌琵琶譜《慢曲子心事子》,與《天籟》的主題調子相對唱,恍似一段跨越古今的音樂對話。「天籟敦煌樂團」將於今月23日和7月21日下午3:30在展廳現場演出,展示年輕樂團成員如何在學習前人的成果後,古為今用,與觀者一同從音樂中再次發現自己的靈魂。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8月5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6:00
地點﹕饒宗頤文化館中區G座上層資源中心(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