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网络
音是山之魂,乐为水之韵,山水乃音乐之摇篮、之渊源。被收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集》的腊山道教音乐,正是浓缩、流淌在这山、这水之间的民族艺术之精华......
悠悠平湖,碧波荡漾。素有“小洞庭”之美誉的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远古时称大野泽,秦汉时称巨野泽,宋、金、元、明时称梁山泊、安山湖,一直到清咸丰年间才定名为东平湖。几经沿革,历尽沧桑,形成了 “巨泽渺无际,齐船度日撑。渔人骇铙吹,水鸟背旗旌。蒲密遮如港,山遥势似彭”的壮观模样。
这里烟波浩渺、水接遥天;这里山排巨浪、群峰环立;这里风光旖旎、山水宜人;这里不仅撩拨了仁者文学创作的激情,也触动了智者音乐点缀的豪迈……
在众山环抱的东平湖畔,最引人注目的是腊山,最让人流连忘返的也是腊山,有“小岱峰”之美称。
腊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之一,汉末腊山道教兴起,经唐而盛,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名山。从残存的碑记石刻看,这里的道教文化发端于隋唐,之后鼎盛于宋元而完善于明清。其宏大之规模,影响波及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尤其是齐鲁一带。
然而,比之腊山更鼎盛于世的却是发于斯、成于斯、传于斯的齐鲁民族艺术瑰宝——腊山道教音乐。“声遏行云,一曲生平千胜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 这是世人对腊山道乐的赞誉。
腊山作为道教圣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腊山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以《大韶》音乐文化为原始基础,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的气息,闪烁着齐鲁文化的光芒。
在齐鲁大地上盛开的这朵艺术奇葩,与东平历史上数不清的音乐成就以及历史文化成就有着重要渊源。五代时东平人王朴曾改造音律为七声并推广到全国;宋代东平人郭茂倩,在研习音律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和编辑了《乐府诗集》一百卷,并按照曲调分类和注解,在中华音乐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元代东平人高文秀也是精通音律的高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杂剧自今流传。腊山道教音乐就是东平人在音乐创作方面的高度发展和艺术结晶。
腊山道教音乐的出现与东平美丽的山水分不开,古人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腊山道教的音乐作者都是有道高人,他们堪称仁者和智者。
腊山道教音乐的作者们无一不是生活在腊山之中。腊山的山势和景色就在他们的生活里,这些道长们一定会得之于山色,而唱之于心手。这里是他们生活的乐园,也是他们创作的乐园,他们一定会在这里创作无数优美的乐章,用乐谱描绘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用乐器吹奏这里的勤劳、朴实、善良和智慧。
腊山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腊山是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腊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道教韵,特别是道教龙门派始祖丘处机曾长驻腊山布道,现在腊山祥龙观内仍保留着“丘祖阁”遗址。丘处机把腊山道乐和十方经韵进行广泛交流,他的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主持杨清荣(腊山祥龙观创始人,江苏镇江人氏1478——1548)善长笙管笛箫之乐器,组织历代道徒齐合芝、杜永奎等进行反复演练,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
兴盛时道徒多达300余人,分门内徒和门外徒,演奏时并且配有行进舞蹈,边舞边奏,象“达教”就是一种即兴演奏的舞蹈形式,各种曲牌多达360余首,特别是门外徒道乐融入使用管弦乐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腊山道教音乐的蓬勃发展,许多名曲,流传至今,风行鲁西南大地。
腊山道乐的盛行,离不开18世主持杜永奎的功绩和劳苦,据19世传人道号岳元庆讲解,民国初年(1912)山东省府官员张怀芝,其父病逝,老家黄河北(今东阿关山)在治丧期间,雇用了僧、道两班雅乐班。当时道乐是由道师齐合芝和杜永奎领着老小班参加的,僧上道下依次排位,僧乐高昂,压过道乐,道师杜永奎不甘下风,当夜渡河回山,苦思冥想,忽然满院桐树,随风作响,又联想到湖岸的芦苇,心内顿时一亮,急用梧桐树的枝杆做筒,用芦根扎成哨子,反复试验,彻底未眠,终于创造出了大管子。第二天赶回丧场,音乐雄浑的大管子一亮场,众宾客皆为喝彩,僧乐不服,要动拳脚,当时省原督军井大人(腊山祥龙观西侧西汪村人氏)令部下驱走众僧,方才无事。八六年由泰山道教协会和县主持录制了十二首曲牌,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山东卷》上。
腊山道乐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至今已近500年的历史,先后经历10多位龙门派主持的精心组织演练,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