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调指调高与调式,在古时,当“调”作为调式来解释时,也可称为“声”,如“宫声”“商声”。张炎《词源》中说:“破、近六均慢八均。”指慢曲通常为八均拍。当“宫”作为调高来解释时还可以称为“均”。如宫音在黄钟,则称黄钟均。若宫音在中吕,则称为中吕均。
确定了宫音的律位,调式结构的各音也都能随之排列出来。《礼记》中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即指十二律轮流作为宫音,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七声音阶。“旋相为宫”即调高的转换,“五声十二管”就可以得到六十个不同的宫调。
南北朝以后,中亚音乐东传,苏祗婆“五旦七声”琵琶调传入中原,《隋书·音乐志》记载郑译推演苏祗婆琵琶成八十四调。苏祗婆琵琶调的七声为:
一曰娑陀力,华言平声,即宫声也。
二曰鸡识,华言长声,即商声也。
三曰沙识,华言质直声,即角声也。
四曰沙侯加滥,华言应声,即变征声也。
五曰沙腊,华言应和声,即征声也。
六曰般赡,华言五声,即羽声也。
七曰俟利箑,华言斛牛声,即变宫声也。
《隋书·音乐志》又云:“然其就此七调,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均也。”苏祗婆琵琶调的五旦为“黄钟、太簇、林钟、南吕、姑洗。”
其实,八十四调只是音律的次第,因为繁复已经不能尽用,隋唐燕乐以苏祗婆琵琶调为基础,实际上只有二十八调。
清代凌廷堪《燕乐考源》说:“燕乐之原,出于龟兹琵琶,惟宫商角羽四均,无徵声。”琵琶四弦,即燕乐四均,第一弦为宫声,第二弦为商声,第三弦为角声,第四弦为羽声。
唐俗乐二十八调,其实只用了“七宫四调”,分别是:
宫调式:高宫、正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商调式: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调、越调。
角调式: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角、小食调、歇指调、林钟调、越调。
羽调式:般涉调、高般涉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
金元时期的戏曲音乐,只用了六均,在六均上构成了宫、商、羽、角的十一种调式,故称为“六宫十一调”。
据燕南芝庵《唱论》与周德清《中原音韵》,六种宫调式为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十一调包括六种商调式:大石调、小石调、双调、商调、歇指调、越调,两种羽调式:般涉调、高平调,角调式:商角调,以及宫调与角调。
九宫十三调,是元末南曲所存的十三种宫调。出自明代沈璟《九宫谱》中的《南九宫十三调》。
九宫十三调包括了元末南曲所存的六种不同调高的宫调式: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五种不同的商调式:大石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
两种不同调高的羽调式:般涉调、黄钟羽。
明代常有的宫调只存八调,分别是夷则均的仙吕调,夹钟均的双调、双角调,无射均的越调、黄钟羽,仲吕均的道宫、小石调、正平调。
由此可以看出,宫调的发展大致是由繁到简的,金元的“六宫十一调”,元末南曲“九宫十三调”,明乐八调,都是渊源于“唐宋俗乐二十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