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徐州再获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同意设立徐州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第47家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城市,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州综合保税区
具体位置,在徐州经开发区内,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另有配套区600亩,预留区3.2平方公里。保税区紧临京沪、郑徐、徐连、徐宿淮盐四条高铁,毗邻京杭大运河,且有专用通道与观音国际机场、高铁徐州东站、徐州铁路编组站连接,快速通达的铁路网通江达海的水运网连通全球的航空网构建了“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
正文:
2017年9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建设新的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在更大范围发展,加快业态创新提高外贸便利度和竞争力。徐州要抓住这个契机。
跨境电商正引领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国家视之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手段,推进力度很大。几年来,经过几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对监管办法及业务模式探索,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将出尽,产业路线日渐清晰。徐州应把握这次跨境电商试点扩容的时机,已足够的决心,布局得当、措施得力,谋划跨境产业创新型产业格局,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好本地企业及外贸经济,吸引周边跨境资源在本地集聚,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的区域中心。
一、 跨境电商行业现状
从2012年底国家相关部委开始部署的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开始,2014年海关总署56/57号文确定了专属的监管代码以及相关监管流程,至2016年批复1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正式确立为“外贸通道”,历程不过三五年时间。通过多层面的政策宣导和支持,跨境电商作为新贸易、新业态,各环节的商业模式及投资价值逐步被认知,行业仍处在起航点。
(一)跨境行业试点及发展情况
跨境电商,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常特指跨国跨境的网络零售,如海淘、B2C及小额批发外贸等,包括进出口双向。跨境电商的主要特点是,商品通过电商网络平台直接销售给境内外的消费者(或小商家),以小批量、多批次、单笔交易金额小为主,将传统大宗贸易流程“网络化、数字化、碎片化”。在试点之前,跨境网络零售以个人物品的行邮包裹方式完成进出口通关和物流(不进外贸统计),不仅在中国,全球对这一新贸易形态的规范与监管都缺乏完整体系。但量变引起质变,某种程度它冲破了传统贸易监管。因此,国家是通过试点,探索规范、消除落差:
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国家部署试点城市的初衷,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让这些地方进行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尝试。围绕“便利出口通关、促进小型外贸结汇退税,便利居民海外购物、实现进口散件阳光纳税”,确保“放得开、管得住”,以点带面、多点开花,试点城市大都经历了规划产业园区、新建监管场所、开发信息服务平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引进电商和物流行业龙头企业等过程。杭州则以“单一窗口、一区多园、六大体系”成为试点标杆,各项举措得到认可。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目前,试点城市不再对现有政策规则做大的突破,开始继续主抓业务增长,积极引入清关货代、供应链、仓储运输、航空货运、分销零售、客服及金融等其他生态企业做大市场。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工业口岸城市,拥有发展跨境电商先天的地缘和资源优势。珠三角占据跨境电商出口一半以上份额,郑州、宁波及重庆等地区第一时间扩建保税仓,进口高峰日近百万单。杭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有七千多家企业注册和备案,进出口并重,跨境电商B2B正成为关注和探索的重点,在通关便利化方面继续提高效率。
跨境电商是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数字贸易、普惠贸易”,突破了传统外贸的门槛,全国有百万的小微外贸企业及个人参与,对地方增加出口、解决就业都大有裨益。但也因为兴起时间短、市场变化快,除了试点口岸,绝大多数地方对这一新业态的认知与理解尚浅。
(二)跨境电商业务种类及特征
海关总署明确试点城市开办的业务,按监管代码只有“9610直购、1210保税”两类跨境新业务,但如果纳入配套服务与上下游产业,跨境电商要宽泛的多。不同类型的商品及企业,跨境进出口通关及物流等模式十分多样。
首先,国际邮件、商业快件是两类传统小包物流和监管形式,仍是目前跨境直邮进出境的主流,依托邮政国际邮件互换局、机场口岸快件监管中心。其次,跨境监管则要求“备案认证、三单对比、申报完整、特定报关标识”等条件。如9610实现直邮进出口,利用保税园区1210做“整进零出”,集货出口或备货进口,非试点城市可用“1239”从事保税业务。另外,诸如FBA及海外仓B2B2C出口,主要指电商卖家将货物批量运至海外仓后再零售的业务,此类多按“0110一般贸易”出口申报,也开始占据跨境出口很大比重,机场、海运或铁路等通关口岸都可以操作。其它,还有以义乌、临沂等为代表的“01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将外商采购的“市场集聚区”,与跨境电商通关相结合。
跨境电商出口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及简化申报项,电子申报、查验布控、过机查验、自动清关等提效手段,加快了小包裹通关后集装交运。但试点以来纳入新监管统计项下的业务量仍较小,主要是申报归类、退免税等问题还未根本解决。杭州对纳入综试区“单一窗口”监管的跨境出口货物,按“免征不退”办理。进口则使得监管“阳光化”,信用保障、产品溯源、通关高效,极大刺激了消费市场需求。前期政策红利下,多个试点城市的保税仓急剧扩张。跨境进口是另一个万亿大市场,与国内电商有密切的关联,但跨境进口O2O体验店和展销中心,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商超卖场已设场内“跨境商品”专区。
跨境电商运营、支付、物流、清关等生态业务衍生甚多,兹不赘述。总之,跨境产业日趋成熟,体量庞大、需求旺盛,但还存在不少“痛点”问题,后进者的发展机会正在于此,要“吸货”势必要做一些大的突破。
二、产业基础条件与发展规划
简单来说,目前跨境出口,各大跨境网络零售平台线上主导,物流渠道及政策左右线下货源;进口主要看通关便利性和物流成本,电商及供应链各有权重。由于产业基础及区位差异,行业发展策略要结合本地实际做适应性调整或重新设计,简单的模式照搬、经验复制很难通行,也无法形成网络辐射。因此,有的放矢、精准扶持,“不做第一、就做唯一”,地方要以特色取胜。
(一)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去年底,徐州市政府公布首个跨境电商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在实现省级跨境电商发展示范城市基础上,成功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交易达到10亿美元,引进培育100家跨境电商骨干企业,20个产业集聚园区。具备了指导精神,落地还要“快准狠”,集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一个适应地区需要的“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中心”。
一方面参考杭州、深圳等15个试点城市已经建立的跨境电商“关、检、税、汇”等环节的综合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本地各主管部门全力配合牵头单位开展跨境电商需要的公共性、基础性项目的开发与服务体系的搭建,如建设“单一窗口”及以保税区、国际邮件互换局、航空/铁路进出口枢纽等海关特殊监管资源支撑的“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建成产业集聚及口岸功能的开放示范区。
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工程机械基地、淮海经济区现代商贸和物流中心,无法复制义乌国际小商品中心、临沂批发市场采购这样的贸易模式,首要帮助徐州企业走出去,培育外贸企业及引导国内电商涉足跨境,联动周边外贸资源,吸引外地的“流量”来本地。以“问题导向”研究方案,了解跨境电商商家、货源、物流等分布情况,针对问题和需求来做布局和设计,分类突破。尊重产业培育周期,以前瞻性的认知与判别,侧重地区国际贸易的主体结构、商品类型、贸易方式等优化,不求一蹴而就。
(二)跨境产业基础资源分析
“跨境电商中心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