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听音寻人——董克钧,跨越大洋的寻人启事

听音寻人——董克钧,跨越大洋的寻人启事

2021-11-22 05:04:49

箫园发过不少箫曲,尤其是最近的几天连续推送了几期箫与梵呗的视频,在欣赏这些音乐的同时我们还要感谢音乐家们给听众们带来音乐上的享受。

箫的表现力很丰富,适合一些宗教音乐,比如尺八刚开始传到日本的时候就是作为法器来使用,除了僧人,世俗人一般都不让染指。当然我们不能将箫固定化,这只是箫能胜任的一个领域之一。还有一个例子,比如琴有琴歌,箫亦可歌,相比“梵呗"用世俗的语言可以用“箫歌”来描述。基本上所有的琴歌,都可以用箫来演奏,感兴趣机缘巧合有条件的箫友可以试一下。

有几位朋友跟我聊天问我是否信佛,我个人来说喜欢中的一些教义,但是不是教徒。最近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压力导致我特别想从静心的箫曲中稍微得到一些舒缓,所以有感而发。在听过很多这类乐曲之后我心中也会出现一个疑问,那就是搞音乐录音创作的除了现在耳熟能详的几位,是否还有没有其他人。

就在这时,济宁的刘清纯老师给我发过来一首音乐,就是下边这一首《妆台秋思》。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董克钧是何许人也,听了这首音乐的第一印象感觉音色非常像孙裕德或者是谭谓裕的音色,但是看到这个乐曲是香港百利唱片公司出品,我就想当然以为董克钧是岭南人士或者是来自香港的一位演奏家。

于是就和刘老师继续聊,刘老师对此人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知道此人是上海人,搞音乐比较早,但是再具体的信息我们都不知道了。从网上搜索了一下,的确有一些关于董克钧的一些曲目、箫曲等,比如:

《中国梵乐》


整理、编配、指挥:董克钧

演奏者:俞逊发(笛子)、萧白镛(二胡)、杜聪(箫·埙)、林友仁(法器)等

由董克钧整理、编配的中国梵乐,于1987年上海首演,轰动界、音乐界的古乐。乐谱采自中国古书,曲风古朴、庄重、和雅,是传统音乐的珍宝。

董克钧与上海籍著名作曲家陈大伟一道,从1990年起,受风潮唱片公司之邀,陆续制作出优秀、动听的18张传统梵乐音乐专辑《大雄宝殿》、《寒山僧踪》、《古刹晚钟》等作品,受到国内外的一致推崇。


《幽悠的洞箫》

收录有柳摇金、关山月、中花六板、高山流水、妆台秋思、加花老六板、佛上殿等曲目



中国民族乐器精选——箫 

香港百利唱片有限公司出品曲目:1高山流水、佛上殿、妝台秋思(古曲)、加花老六板、關山月、陽關三疊(古曲)、憶故人、中花六板、朝元歌、柳搖金

于是我们抽空分头行动,刘老师发动上海朋友和海内外亲友群来问董克钧的详细情况。我就辗转向旅美的笛箫演奏家,曾经在上海民族乐团工作的缪宜民先生打听此人。

十几分钟不到,各方消息就汇总到一起。


刘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是:

"刘兄你好,我所知道的董克钧情况如下: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董在上海报童小学跟隨高志远先生学习二胡,后又在陈重先生处学习笛箫,其问也在金祖礼先生学习笛子,七十年代向孙裕德先生学习箫。五十年代后期进入儿艺,任二胡演奏员。,曲笛,大三弦)。在1995年因胃癌手术无效去世。董克钧在上海地区属江南丝竹承上启下人物。自1986年始多次录音江南丝竹传统曲目,古曲,民间小曲,音乐(用丝竹形式)。他善长二胡,笛,箫等乐器演奏。”

“董是我(华东师大陈小鲁教授)小时候参加的、上海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红孩子艺术团的第一任民乐队指导。俞逊发、潘嫦青都出自这个乐队。"

还有一位在看到消息之后补充了一句:

“我在外面没有网络,没看见清纯问董的情况,好的是月琪代我回答了,董事胃癌开到没下手术台就去了,前一星期五还与我一起在玩丝竹,我吹笛他二胡很尽兴,想不到一周后他故了。”


我从缪宜民老师那里得到的反馈是:

“我认识他因为以前经常到民族乐团找俞逊发的,,,他会写一个有关董克钧的介绍给我,我再转发给你。”


董克钧,浙江鄞县人,生於1941年,1994年病逝於上海。董先生自幼爱好民族音乐,1954年进入上海国乐研究会,师事孙裕德先生学习各种乐器,擅长二胡、板胡、箫、笛等乐器。董先生曾多次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表演独奏,从事搜集、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工作三十余年。曾任职於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少年儿童民族音乐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协会开拓文化艺术顾问。在十余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音乐,对现代佛乐的传承及贡献极大。 


就这样跨越大洋的一次“寻人”借助于方便的通信手段在十几分种之内就水落石出了。认识董克钧先生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由于他故去的太早,像我这个岁数的人或者以下的人基本上都不太了解。通过这次简单的寻人简单的还原了一位早逝音乐家的音乐世界。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音乐的人,如果能留下一些音乐而且能被后人提及和欣赏,或许他也会非常的欣慰。

现在唯一遗憾的是还没有找到一张相片,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找到一张。最终综合上边所有的信息描述董克钧先生:


董克钧,浙江鄞县人,生于1941年,1994年病逝于上海,擅长二胡、板胡、箫、笛等乐器。董先生自幼爱好民族音乐,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董克钧在上海报童小学跟隨高志远先生学习二胡,后又在陈重先生处学习笛箫,其间也在金祖礼先生学习笛子,七十年代向孙裕德先生学习箫。

多次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表演独奏,从事搜集、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工作三十余年。曾任职于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少年儿童民族音乐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协会开拓文化艺术顾问、上海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红孩子艺术团的第一任民乐队指导

自1986年始多次录制江南丝竹传统曲目,古曲,民间小曲,音乐(用丝竹形式),在十余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音乐,对现代佛乐的传承及贡献极大。 

阅读原文:欣赏部分董克钧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