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学术资料】陈正生:对《第二次国乐演奏大会特刊》一文的一点补充

【学术资料】陈正生:对《第二次国乐演奏大会特刊》一文的一点补充

2022-01-03 05:25:43

对《第二次国乐演奏大会特刊》一文的一点补充


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所刊载戴微《一份珍贵的民族音乐史料——<第二次国乐演奏大会特刊>》的研究文章,笔者仔细查找自己手头的资料,确实未见此史料。但是读了戴微的分析,觉得其中尚有一些缺失,拟做点补充。

    

上海国乐研究会的前身是上海友声旅行团国乐组。友声旅行团成立于1920年,但建立国乐团约在1929年。友声旅行团的国乐团,实力还是比较强的,1931年初大中华唱片公司曾为他们灌制了《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欢乐歌》、《行街》、《云庆》等唱片,由此即可见一斑。孙裕徳原先是国乐研究社的成员,1925年脱离国乐研究社与李廷松等人组建霄雿乐团,是饮誉上海的丝竹团体。1938年10月,孙裕徳与卫仲乐、许光毅等人随由广东省长夫人谭霭芙组建、梅兰芳率领的中国文化剧团赴美,1939年5月回国,应邀担任友声旅行团国乐指导。1941年初,友声旅行团国乐组拟在兰心大戏院举行国乐演奏会,觉得友声旅行团国乐组的名字不好,取名国乐研究会,当年4月8日在兰心举行第一次国乐演奏会。

    

国乐研究社多次举办专场国乐演奏会,多印有节目单。节目单除乐曲而外,还有曲情简介,甚至还附乐器说明,以期普及。

    

关于节目中的《浔阳夜月》、《普庵咒》、《青莲乐府》和《月儿高》,并非出自孙裕徳先生之手,也绝非国乐研究社所专有;除《月儿高》外,其余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上海丝竹界移植琵琶独奏曲的“新丝竹”乐曲。这些乐曲的移植,是有历史因由的。

    

原来1925年柳尧章将向汪昱庭学得的《浔阳夜月》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引起人们强烈反响,不听当引以为憾。1927年柳尧章又将华秋苹《琵琶谱》中的《月儿高》挖掘出来。1927年7月2日《月儿高》首演,当日大雨如注,会场竟座无虚席。郑觐文对这两首乐曲非常重视,宣称“为本会之专有品”,秘不外传。当年会演奏这两首乐曲的除柳尧章本人外,只有卫仲乐,以及上海国立音专朱英的学生杨少彝——杨少彝是以参加大同乐会并在济南设立分会才学得的。《月儿高》是大同乐会柳尧章编的。1938年10月,孙裕德与卫仲乐参加中国文化剧团去美国演出,卫仲乐先生将"月儿高"教了孙裕德。会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也仅有郑觐文的侄儿郑惠国和蔡金台。蔡金台是乐林国乐社社长,虽然与卫仲乐有交情,欲从卫先生处取得《春江花月夜》的乐谱都不能,因此毅然参加大同乐会。

    

当时上海的丝竹团体,虽然得不到这两首乐曲的谱子,但认定它们既然都是改编于琵琶独奏曲,于是便纷纷将琵琶独奏曲移植作丝竹曲。首见改编成丝竹曲的是1927年5月汪昱庭的弟子浦梦古领导的中国音乐函授学社演奏的《浔阳夜月》;接下1927年7月,当时还属于国乐研究社的曹子献、李廷松、孙裕德、俞樾亭,在上海开洛无线电台合奏《浔阳夜月》和《汉宫秋月》;同年11月,开洛无线电台请吴梦飞和凌纯声领导的浦东中学国乐组演奏《青莲乐府》;《普安咒》首次见诸报端的是1928年10月为霄雿乐团李廷松、李振家、俞樾亭、曹子猷、孙裕德、王孟禄、马宜卿、苏祖敡等所奏。因此,这些乐曲演奏形式的改变是受大同乐会的影响,乐曲的改编是上海丝竹界所为。此外,《普庵咒》既有琴曲,也有琵琶曲,另一名皆是《释谈章》。需要指出的是,戴文说《普庵咒》是琴曲,实际上丝竹所奏的是琵琶谱;这两首乐曲是同名异曲,上海江南丝竹乐队所奏的就是琵琶谱。至于《月儿高》,就是柳尧章挖掘整理、经郑觐文易名的《霓裳羽衣曲》。前文述及,1938年10月,卫仲乐、孙裕徳、许光毅参加中国文化剧团赴美,孙裕徳先生向卫仲乐先生学的。

    

戴文统计了乐队队员所演奏的乐器。值得注意的是,注明所演奏的乐器,并非演奏者只掌握所用之乐器。例如干事中的周俊卿,是周惠、周晧之尊人,乃老丝竹演奏家;韩中杰乃是我国著名长笛演奏家和指挥家。至于陈璋赓,节目中吹奏笛、箫和埙,但他同样擅长琵琶和古琴。他是今虞琴社社员,汪昱庭先生在上海琵琶研究会会所(原延安东路自然博物馆)为学生上课,他就常去听讲。他就是我国的国乐大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陈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文论:一份珍贵的民国音乐史料——《第二次国乐演奏大会特刊》


作者简介:

陈正生

一九三七年二月生于南京。一九五四年加入「南京乐社」,向甘涛学二胡、琵琶以及律学和音乐声学知识,向吴造峨学笛;一九五六年夏,经甘涛介绍向朱虎雄学箫笛。一九五九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向金祖礼和陆春龄学笛,向孙玉秀学唢呐。曾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部副主任、责任编辑,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长期从事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乐器工艺,以及音乐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律学学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顾问。

    

其研究以笛律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在市级以上和台湾音乐刊物上发表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学、乐器工艺研究,以及音乐考古等方面的论文160余篇。其中《朱载堉“异径管律”》分析,获上海艺术研究所1987年艺术研究成果奖;《黄锺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的物理量》,论证杨荫浏先生通过“律管频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历代黄锺正律音高”不可信,岸边成雄先生对此文表现出极大兴趣;《三分损益律算式》被认作“揭开古代神秘律学研究的序幕”。特别是对律管、《晋书》所载“荀勖笛律”、唐初吕才所设计的尺八,以及匀孔笛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箫笛制作发方面,解决了不少制作上的难题。所箫笛发音敏锐,音域宽,音色醇厚;对匀孔笛的制作、演奏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重大突破。对新乐器竹埙也倾注了大量心力,并使它得到完善。

    

其著述有,2011年与沈正国先生合编的《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由南京凤凰出版社出版,最近他独力编写的《郑觐文集》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眼前在编录《乐海求索——陈正生音乐文集》,将他数十年来有关音律学、音乐声学、音乐史、音乐考古,以及箫笛制作与演奏的文章结集出版。此外他还著有《洞箫演奏艺术》和《箫笛百题》。目前同时还在致力完成《陈正生收藏和制作的箫笛》的研究和分析,发挥其熟知箫笛历史,掌握制作和演奏的秘诀,将制作数据和演奏音响附列其中。这是一种对箫笛的全新研究方法。

 

按:笛箫教学知识及音乐欣赏请关注管文娟管乐飞扬(微信搜公众号:gwjgyfy)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七点及时更新,欢迎关注。陈正生先生系列文章在管文娟管乐飞扬公众号编发中,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张平老师演奏的专辑系列也在编发中。欢迎老师们惠赐您的佳作,让我们一同把国乐传承的更好,传播的更远!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传承国乐  传播国乐  

            管乐飞扬  每天七点

            与您有约  不见不散

中音协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公益笛箫文化传播平台

欢迎提供资讯资料

联系方式:289807135@qq.com;442903187@qq.com

更多资讯资料尽在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

网站网址:www.zgdizi.com

网站手机app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中音协竹笛学会--中华笛箫网公众号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