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学术文论】法隆寺藏笛确系尺八

【学术文论】法隆寺藏笛确系尺八

2020-11-26 02:58:38


每天推送总第374期!2017第174期。精心编选,用心编辑。每天七点,准时送达!一切,都是为了观看管乐飞扬的您---我的朋友!


法隆寺藏笛确系尺八

 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尺八乃是今日日本的重要吹奏乐器。日本尺八确系古代由我国传过去的,这个问题早已成了定论。但是尺八究竟是在唐代、还是更早就传到日本,这个问题似乎尚无定论。一些严谨的日本专家认为,尺八在我国唐代才出现,因此得出结论,尺八乃是我国唐代传到日本的。尺八之名确实是在我国唐代才出现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若仅依这一事实作为论据,未免失之偏颇。因为日本法隆寺秘藏着一支“笛”,这支笛太像我国唐代尺八了。这支笛,据说圣德太子曾经吹奏过。问题就出在这儿:圣德太子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622年)去世,而尺八据说是吕才于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发明、设计的。法隆寺秘藏的这支笛,若说它是尺八,它的使用乃在贞观之前;若说它不是尺八,可它的样式、制作规格又同尺八完全没有二样。尽管如今日本学术界多数认定它是尺八,但至今未见有说服力的说明。就此问题,不少专家的心态是有矛盾的。这可引用山根银二先生在他的著作《日本的音乐》书中的一段叙述作为证明。

     

山根银二先生说:

       尺八的起源也很古。据说最初是在推古朝由中国输入的。这是雅乐中所用的乐器之一,但详情当然不得而知。据史传,圣德太子喜爱这乐器,曾亲自吹奏;他当时所用尺八现今秘藏在法隆寺中。


小中村清矩氏在他的《歌舞音乐史略》中说:

    “尺八,今大和法隆寺所藏,乃当时真物。以曲尺量之,有一尺四寸五分。可知唐小尺为一尺八寸。近时普化僧所专用之‘一节截尺八’,在曲尺为一尺八寸,乃后世制品。”


但据林谦三氏说:尺八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吕才所发明的乐器;而圣德太子生在这以前,是唐高祖武德五年逝世的;所以时代不合。那么,圣德太子所用的恐是另一种笛。无论怎样,全心全意地倾慕中国文化的圣德太子,拿任何种舶来乐器来亲自吹奏,是可喜的事。至于它的真伪,除了证明当时宫廷中爱用此乐器以外,别无重大关系。在此后约一个世纪,圣武,其遗品保存在正仓院的宝物库中。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山根银二先生的观点,,,当是尺八真品。从感情上来说,人们还是希望法隆寺秘藏之笛真的是尺八。笔者认为,法隆寺所藏之笛也确实是尺八。为此,笔者特撰此文,从中国乐器史和乐器制作工艺的角度叙述其理由。

    

笛,在我国乃是一件很古老的乐器,《周礼 ž 春官》就有“笙师掌教吹竽、笙、埙、龠、箫、篪、笛、管” 的记载。由此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但是笙师所教之笛究竟是什么样式,如今已无从稽考。浙江河姆渡出土了七千年前的“骨哨”(亦有人称之为“骨笛”),河南也出土了八千年前的“骨笛”,这些出土文物的历史无疑比《周礼》的记载还要久远得多。国内的专家们经过鉴定,都认定它们是乐器。只是笔者以为,其中尚有不少难解的谜,因此难以令人信服。这倒不是笔者认为这些史前乐器没有传承下来,以至于殷、周的文献从未见提及,而是因为它们的设计并不合乎声学原理。不可否认,初民的科学知识不会十分丰富;实际上正因为初民的科学知识不十分丰富,就不可能把这些乐器制作得与发声原理相悖,十分难吹,以至于连今人也不容易吹响。   

    

另外,从乐器名、实的演变来说,多数都是从笼统到精确的,琵琶和笛都是最典型的例子。汉以前的琵琶并不是专指今日的琵琶,乃是弹拨类乐器的泛称,这是谁都知道的。汉以前的笛,也常是笛类乐器的泛称,当时无论是横吹还是竖吹的,都称作笛;不计孔数多少,也都称作笛;且笛、龠难以分清。正因为当时的笛,常是笛类乐器的泛称,因此笛的来源也就有不少说法:有的说是汉武帝时人丘仲所做;有的说是张骞出使西域由西域带回;东汉著名学者马融则说是由羌人那儿传来,并由京房加工改制而成。对于这诸多说法,笔者自知浅薄,难以辨清;但是经过多年研究,却已能证明马融在《长笛赋》中所说的、由京房改制的长笛,乃是《宋书 ž 律志序》和《晋书 ž 律历志》所载魏晋长笛的前身;经过多次制作验证,同样弄清了唐代尺八乃是魏晋长笛的改进ƒ;宋尺八乃是唐代尺八的延续;今日的洞箫、南音洞箫、日本现代尺八,乃是宋尺八的发展

    

理清了这些关系,我们就可明确地得出结论:尺八这种笛在汉代就有;由于吕才改进魏晋长笛,将黄钟笛定为一尺八寸,始称尺八(以偏代全);作为尺八这种乐器本身,乃是民间原有的,而不是吕才的发明。

    

吕才设计尺八同荀勖设计泰始笛一样,都是为了正雅乐。从《旧唐书》的记载可知,武德七年,唐高祖曾要祖孝孙正雅乐。贞观三年,唐太宗又要祖孝孙正雅乐,祖孝孙力不胜任,温彦博、王珪、魏征等举荐吕才。魏征盛赞吕才“能为尺八十二枚。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无不谐韵”。由此可知,吕才于唐初就设计、制作出一套十二枚合乎律吕的尺八了。《正仓院的乐器》一书,。从这些数据来看,这些尺八没有一支能“与律谐契”。由此可知,吕才所设计的尺八,同荀勖所设计的泰始笛一样,都没有传世。为此,,那么,法隆寺秘藏的也应该是尺八;若认为法隆寺秘藏的不是尺八,。因为它们都是宫廷雅乐所借用的民间俗乐器。

    

,同法隆寺秘藏的笛作一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乃是同一种乐器。首先从选材的标准来看,无论是正仓院所藏尺八,还是法隆寺藏笛,都是完全相同的:三节,第一、第二两节上每节各开三个音孔;吹口为半月形,顶端不似今日之箫,非为竹节不可。这一选材、制作规则,在正仓院的八支尺八的制作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因为正仓院所藏的八支尺八,除了用竹制作而外,还有几支是用玉、石、象牙制作成的,这些通过人工车削加工的材料,也都是这统一的规格。这九支尺八的选材标准充分说明,隋唐乃至魏晋,笛(尺八)的制作是有明确的制作工艺标准的。

    

其次,从确定音孔位置的方法来看,我国民间制笛,确定音孔位置所用的乃是百分比。这个方法至迟在魏晋时期就已使用。《宋书 ž 律志序》记载着荀勖依据“笛律”制作泰始笛时,所用的乃是“上度、下度”法。笔者经过验算,证明这一方法就是民间制笛,以及如今各乐器工厂制作笛、箫时所用的百分比。笔者掌握的明、清两代的制笛公式,确定音孔位置所用的方法同样也是百分比。只是各个时期、或各个工厂所使用的百分比不同而已。从《正仓院的乐器》所载八支尺八的数据,以及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献纳宝物特别调查报告》所载法隆寺秘藏尺八的数据来看,隋唐两代制笛用着同一比例。当然,我们同样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这些乐器乃是宫廷制作,制作工艺要求比较统一,不似民间制作比较随便。

    

在将法隆寺秘藏尺八的音孔尺寸,同正仓院所藏尺八的音孔尺寸,换算成百分比进行比较之前,有两点说明。一是我国民间制笛,音孔位置是计算到笛孔之中点的。而日本的专家们无论是测算正仓院尺八的音孔位置,还是测算法隆寺尺八的音孔位置,都是测算到音孔的上沿。为了沿用我国制笛的惯例,笔者在将这些尺八的尺寸折算成百分比时,已将尺寸移至音孔的中点。二是正仓院藏存的八支尺八,现删除玉、石、牙等四支,仅取四支竹质尺八中最小和最大的百分比作为比较的依据。

    

现将正仓院所藏尺八和法隆寺所藏尺八音孔位置的百分比,列表对比于下: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正仓院尺八

43.06—44.84

49.95—52.13

59.69—60.92

66.95—67.97

74.16—75.56

83.72—84.44

100.00

法隆寺尺八

43.36

51.80

60.70

68.69

76.80

84.68

100.00

    

从以上所列对照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正仓院所藏尺八的音孔位置比例,相差最大的仅为2%,一般为1%左右。法隆寺秘藏的那支尺八的音孔位置,正好在正仓院所藏尺八的音孔比例范围之内。从上列对照表中,也许会有人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法隆寺秘藏的尺八,其下方音孔位置偏下。法隆寺秘藏尺八下方年孔位置偏低,正好说明此乐器的制作是符合实际的。原来法隆寺尺八的吹孔偏深,从而使管端校正量增大,以至于使下端音孔的发音偏高。为了不使这几个音孔的发音偏高,降低音孔位置当然就达到了校正发音的目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人们比较生疏的乐器声学和律学问题,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故不赘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法隆寺秘藏的“笛”,乃是地地道道的尺八。

 

注释:  

      中文版见人民音乐出版社196110月出版的《日本的音乐》(山根银二著,丰子恺译)第58页。

      《昭明文选》所载的马融《长笛赋》,对此有所说明。

    ƒ  请参阅拙文《浅析唐代尺八同汉笛的关系》(载《中国音乐》1993年第一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在1993年东方音乐学会年会提交的论文《尺八研究》中已作了详细的讨论。           

      关于这一方法的证明,请参阅《中国音乐》1985年第四期刊载的拙文《谈“荀勖笛律研究”》。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1998年第1期(1998年第三期)

 

资料由陈正生老师授权提供,本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传承国乐  传播国乐  

              管乐飞扬  每天七点

              与您有约  不见不散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牧笛南词  |  泉水叮咚  | 卖菜 | 绿洲 | 欢乐斗地主 | 魂斗三国 纵马长歌 猪八戒背媳妇 |  御天九式 |  大笑江湖 | 牧云谣 |  杀猪刀 | 千本樱 |  迎宾曲 |  阳光照耀着帕米尔 | 沂河欢歌 | 扮仙 | 梁祝 |  江河水 |  丢丢铜仔  |  运粮忙 | 高原上的节日 | 喜讯 | G大调协奏曲 |  野蜂飞舞 | 牧民新歌 百鸟引 草原的思念 | 小放牛 | 百鸟迎春 | 姑苏行 | 三五七 | 鹧鸪飞  | 名家谈笛 学术文论 笛子教学 |  笛曲欣赏 | 笛子资料集锦 | 五梆子 | 喜相逢  | 雨碎江南 | 问情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任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