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高考。这是一场与这个季节一样闷热的狂躁。学生、家长、教师、官员、警察——倾巢而出,万人空巷。憧景、向往、愤怒、失落、欢喜、焦虑、忧伤——纷繁登场,不灭不休。
对于多数中国人,高考大体像一壶烈酒,总是来不及又躲不开,爱不进又恨不起。童子功练好了,豪气一上来,喝下这壶烈酒,弄得个“金榜题名”,陡然变成了“学霸”,自此便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倘若是火候未到,先输了气魄,这壶烈酒喝下去,弄得个“名落孙山”,崩溃成“学渣”,从此就只能流落江湖。当然,也有“学渣”逆袭成总裁,“学霸”坠落成屠夫的。但那终究是少数,普遍而言,其实就是现代中国人的集体宿命。因为多数人总喜欢一条路走到黑。
更何况,人生其实就是一考场。求功名是,做生意是,种田地是,结好合是,生之为人,逃无可逃。
一
中国的高考和中国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只是古时候不叫“高考”。名称不同,目的却基本相似。就是把读书、考试、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考试对人进行合理分层,达到适才适用的目的。
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分水岭。远如秦始皇统一中国,近如辛亥结束封建王朝。这样的分水岭是以的方式实现的,当然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历史接点。以非的方式实现,、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分水岭,莫过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科举制度的诞生。
在此之前,夏、商、周选人用人的方式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应该就是那时人的社会分流方式和状态的真实写照。汉朝以“察举制”“征辟制”取代,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政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终究未能从社会阶层板结的现实中走出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个人的生存状态仍然取决于家世、门第。否则只能靠来改变命运,再不然就只能寄托于“转世投胎”了。
隋朝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在诏书中写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至兹始”。大业三年始开进士科,通过考试分科取士。自此,改变中国人命运并不断改变中国社会阶层的考试制度“科举制”进入了从诞生、发展、成熟,到僵化、衰亡的1300年历程。
科举在古代其实就是今天的高考。不分贵贱,是个人就可以报名,分级考选,再全国统考。只要守住了“泄密”这扇门,大体就可以做到公平公正。这就给了寒门子弟“咸鱼翻身”的机会。当然也让“官二代”、“富二代”失去了不奋而发的先天优势。算得上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吧。可以想见,当初推行科举时那些名门旺族会有多失落、多反感。
有了考试,就必然要应考,应考就不得不努力学习。先要练好童子功,把自己整成“学富五车”才会有点胜算。匡衡“凿壁借光”、孙敬“头悬梁”、苏秦“针刺股”,古人有影没影的读书故事既是他们用功程度表现,也告诫后人读书是不能取巧的苦差。但光有一个“苦”字是无法激励人的,因为人其实生来就不愿吃苦,读书的本源目的其实是避苦。于是就有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方面,读书让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想象:书读好了,金钱美人、荣华宝贵,自不在话下。另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现实中没有的美好,书中任你驰骋,现实中有的烦忧,读着读着就忘了。结果是向往的美好,过程又是享受,读书便成为时尚,也便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
古人读书是“苦中权作乐”的过程,但赶考却平添许多趣味。那时没有火车、汽车,考生从家里出发到考点,近则几个月,远则几年。边走边学,边走边思,边走边与同道讨论乃至辩论,边走边俯览江山。真有点今天“研学旅行”的意味。这一路,有笑、有哭、有爱情、有欺诈、有友谊、有仇恨、有互助、有谋杀。一代一代的读书人,在赶考的路上演尽了人性百态。
据说“两人不观井”的俗语就是赶考路上的故事演绎而来的。说的是两个考生同住一客栈,一个学问特别好,另一个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之人约学问好的人一起去看一口井,两人在井边往井里看,不学无术之为了减少一个竞争对手,趁其不备,把学问好的人推到井里溺亡了。
让考生无比向往且流连忘返的,当然不会是赶考路上“两人观井”这样的晦气。从家里了出来,离开了父母妻儿的约束,早已厌倦了“耕读传家”生活的考生,面对并不熟悉却又万分精彩的世界,最容易激发的是荷尔蒙。残阳如血的傍晚,来到这灯红酒绿的驿站,遇见了一个暗送秋波的歌女或是哪户人家的小姐、丫环,由不得你不春心荡漾。热上几样酒菜,对着烛光里的美人,听上几曲琵琶,窗外夜色渐浓,明月沉沉,星天浩瀚。旅途中的你徒生了几分落寞和伤感。此时情不自禁的许下诺言,已有家室的便成了万劫不复的程世美,没有家室的倒还可以演绎出千古流传的爱情传奇。也有骗子:考生一路承诺,一路骗吃骗喝临走还骗点盘缠;歌女也乐意施舍,想想一百个人总会有几个出人头地的,这其中总会有个把有情有义的,逢床作戏,赌中一个也就发达了。
原来,这赶考的路上还可以有那么多浪漫,也难怪前几年电影《手机》里费黙会发出那样经典的感叹。这赶考路上的浪漫其实是科举本身的浪漫。看看科举选出来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张居正、汤显祖、纪晓岚。他们既是治世能臣,也把风流才子那点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有屡考不中,转而奋笔疾书,写尽人间浮华没落,成为文明史上璀璨明星的。比如曹雪芹、蒲松林。
科举激发了前人的荷尔蒙,把文化和文明之花催生得无比艳丽。自然也扼杀了许多人另一个向度的旷世才情。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一个标准,就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取向。正如你要所有动物去爬树,发现水里出来的鱼、虾、鳖就不能爬树。可有些人原本就不该去图功名,却又无法舍弃。于是就有了“范进中举”。考一辈子功名不中,等中得功名已是耄耋老人。老得功名其实也不是不可,但你不能因得功名而疯吧。可见,沉迷于科举,还真是中毒中邪啊。这还不算,1300年科举历史,造就了多少“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阁楼怨妇,又造就了多少“这个人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的无情等待。
科举到1905年举行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宣告结束。之后便开始了现代教育和考试制度的进程。科举是结束了,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却留下来了,而且流传至今。如果没有这样的考试,寒门就没有翻身的机会。这个规律,过去科举是这样,到今天高考还是这样。今天的高考存在的问题,和昨天的科举如出一辙。所以高考这场宿命其实是现代人的,也是古代人的。既然是一场躲不掉的宿命,又何必去躲呢?这壶烈酒,喝就喝个痛快!
至于那些不胜酒力的,或不适合饮酒的,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理性地想想,古代的科举也好,现代的高考也好,其实对人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恐怖。除非你一定要一条路走到黑,一定要把人生的全部意义寄托在唯一向度上。人生道路很长很长,考试也远不止这一场。东边不亮西边亮的逆袭古往今来从未间断。
二
我是没有经过高考而又上了大学的幸运儿。这是我们个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景。80年代末期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吃个“国家粮”,然后回到农村当公办老师。这对于贫穷的农村孩子来说,还真是“跳出农门”的捷径。当拿到录取能通知书时,我们还真有范进中举的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一辈子不用下地干活了。但命运常常也对人开点玩笑。我们那时考师范的人,成绩都特别好,一流的学生考师范,二流的学生才上高中。三年之后,大部分中师毕业回农村教书了,原本考不了师范的初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却有不少考上了大学,有的还是名牌大学。后面的际遇自然不需多说。
在众多师范生中,我属于祖坟冒过青烟的。初中毕业时就有大学梦,只因家庭并不宽裕,而我又是五兄妹中的老大,父母希望我早点吃个“国家粮”以减轻家里送学负担,让弟妹们也有读书的机会,才去上了师范。师范三年不忘初心,虽不知道还能不能上大学,但始终刻苦读书,到毕业时所有功课累计总分同年级八个班排名第一,又入了党,所以保送两个人上大学我便自在其中。
没有参加高考,不等于没有经历高考的焦虑、恐惧和甜酸苦辣。父亲从小就告诉我们:五个人,谁都不能复读,有本事读到哪我都送,借钱也送。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阶段的毕业考试都决定着你这辈子是否还可以继续读书。若考不上学校了就只能回家种田或外出务工。所以我们的小学毕业考试是决定命运的“高考”,初中毕业考试也是决定命运的“高考”。
尽管这样,我的小学还是读了八年。这也许是我父亲认为留级不算复读,要么就是年龄太小不读书也还顶不上半个劳动力的缘故。
第一次留级是读了几个星期小学二年级之后的事。一年级的老师姓张,三十岁左右,和蔼可亲,很少批评我们,还经常和我们一起游戏,课间的时候我们总是去他房间倒水喝。现在回想起来,张老师就像自家亲人。结果我们读二年级了,他还是教一年级。而二年级的郭老师是五十年代犯了什么事落实政策回来教书的老先生,对我们要求甚严,经常沉着脸骂人,还动不动就放学后留校抄生字。一边讨厌郭老师,一边想念张老师,于是我心生一计,向校长说我父亲要我留级再读个一年级,回家又向我父亲说学校觉得我成绩不好要我留级再读个一年级。就这样继续过了又一个幸福的一年级。当然这个一年级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一年二期的期中考试全公社统考,我的数学考了全公社第一。结果全大队人都知道我是个“会读书”的人,那时仿佛所有人都忘了我是用两年时间做了人家一年的事的。
现在的人,总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伤透脑筋。我当年不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站在起跑线上让他们跑去,我等下一拨人一起跑。
有了“会读书”这个头衔,走到哪里都要被人夸赞一番,也就越有了读书的兴致。欣赏教育还真的重要而且管用。
读完四年级要升五年级时,我们村(公社改乡、大队改村了)的学校不再办五年级了,五年级必须到二十里山路开外的乡中心校去寄宿。这时父亲跟我说,你继续读个四年级,等大弟弟一年,到明年两兄弟一起去乡里读五年级,有个伴。就这样,我又留级了。后来好不容易读完五年级,眼见要上初中了,却又遇上学制改革实验,恢复小学六年制。恢复就恢复吧,五年级三个班,一个班直接毕业,另一个班和我们班全部留下来读六年级。世事弄人,这时候明白了“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道理。
对我来说,六年级其实是小学八年生涯中读书最用功、收获最大的一年。也是这一年我遇上了对我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郭福祯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也很细致。最主要是他不仅认真教书,还教我们如何做人。比如六年级一期的一个傍晚,我们一群男生在球场打球,打着打着大闹球场,他躲在房间看得一清二楚,也不出来制止。晚自习铃声响后,来到教室,把我们男生叫到图书室(说是图书室,其实只摆了一套三国的连环画)。“今天在球场是哪些人闹的?”因为是我带着闹的,大家看着我没做声,就都不做声。郭老师也没多问,就僵在那,安静的僵着。我实在受不了个个时不时偷看我一眼的尴尬,举手说“我!”。大伙一看我都主动认了,也就齐刷刷都认了。郭老师也没再批评,只说“人要诚实,做得不对就要敢于承认”,并交待我说:你是班长,这里的连环画由你负责管理,大家课余时间可以借阅。又说:打球有打球的规则,明天我作裁判,你们分两队打一场。一件小事,郭老师既让我们学会诚实担当、讲规则,还引导我们阅读。“一石三鸟”,足见功力。
小学毕业考试,第一次以考试决定命运,其实还是很紧张的。县二中是重点中学,分了两个指标给我们乡,上不了二中的就只能上林业中学,如果林业中学都上不了,那也就回家种田了。好在小学读了八年,又有六年级的精心备考,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9分,总分排名正好第二。成绩一出来,就只等县二中的录取通知了。可等来的却是林业中学的录取通知。一打听,二中取了第一名和第三名,却没取第二名。这一上一下,和当年范进中举那一惊一乍怕是差不多了。后来,还是在二中当老师的姨父听说了我的情况,找二中校长理论才把我又转到了二中上学。
有了小学毕业考试和录取的惊吓,初中自然就更加努力。从一开始就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为不让我上二中的招生老师,也为让我上二中的姨父。我家离二中有四十里山路,每周或每两周回家一次,主要是回家背米和干菜。生活之苦自不言说。在学校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学习上。那里也没钱买什么教辅资料,只能死啃教材。以至于到了期末,我可以把每一本教材从目录开始一个知识点不漏地复述到最后一页。初二下学期快期末时,,拿着当年初三的毕业考卷给我并守着我做完,,英语打了76分。也就意味着学过的全会,不会的全是没学过的。可以说初中三年都在为毕业考试备考。
我们的初中毕业考试因为要考师范,是集中到县城考的。考前大体也像古人参加科举、今人参加高考一样紧张。由于平时用功,准备扎实,进考场之后却也变得轻松自如。印象最深的是考英语,当开考半小时铃声响起时,总共100道题我已经做到第70道题。那场考试我有一半时间没事干。考完估分,7门功课总分740分,我保守地估了600分。估完分便回家边干农活边等通知了。等了二十天,没有消息,又迫不急待地走四十里山路来到学校打探消息。在校门口遇到同班一女同学的父亲,他乐呵呵地说:你们的成绩出来了!我问:知道我多少分不?他想了想说:559。我一听眼泪都要出来了。“没有学问罗,无颜见爹娘”。我这个成绩又怎么见爹娘呢?既然到了校门口还是去问问老师,结果是同学的父亲记错了,我的成绩是659分。后来到了师范才知道,我的这个入学成绩在当年八个班排名第一。
有据可考的祖上既没有人参加过科举,也没有人参加过高考。我本可以有机会破这个例,终究早早地考了师范。后来由师范再上了大学,那是保送,没有专门的考试。但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师范毕业,我是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了高考。所谓“十年寒窗”、“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所经历的一点也不比参加过高考的人少。当然,在不同阶段的备考过程中,偷偷喜欢上一个女同学的惬意,把书读好受到了女同学多一点的关注,这些古今读书人有过的情结,我也一点都没少。或许这可以称得上“殊途同归”吧。
三
虽然自我以上列祖列宗,有据可考的人,没有人参加过科举,也没有人参加过高考,但我儿子却替他的列祖列宗圆了这个梦。
儿子天赋比我要好一点,毕竟融入了新的基因。但他读书其实没有我用功,所以也算不上天才。因为有大师说过,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既然不是天才,也就不必要求他有天才的成就。所有从高一起,我就在家里灌输:我对你的要求不高,但你必须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对儿子高考的目标,我也没有定得太高。我希望他通过努力能上“一本”,但实在尽了力上个“二本”也可以接受。扪心自问,我自己都只上了个“二本”,凭什么要求他上“一本”呢?
虽说要求不高,但生在一个把下一代的成长当面子的社会,骨子里还是有免不了“望子成龙”的俗气。还有一个心态就是不希望因为父母失职而给儿子的成长留下遗憾。所以从高一起,就从自己房子里搬出来,在儿子学校边上租了个小房子,也随大流陪了读,也给儿子报各种课外班。三年时间,我每天上班“瞎忙”,妻子却每天准时回家为儿子做中饭,课后辅导时还要接送。在儿子的生活和学习上,妻子总是要比我做得更好。
高中三年,儿子的成绩总是起起落落。有时年级排名前进上百名,让你对家庭的未来充满美丽的想象。有时又掉下去200名,让你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每当这种时候,我会弱弱地问他,你学习遇到困难了吧?要不要请个“一对一”。他也不多说:不用。
最难决策的是进高二分文理科。读理科吧,生物和化学是弱项;读文科吧,。他自己想读文科。考虑到理科每年的录取人数要多一些,同时可选择的专业也多些,便建议他读理科,最后他从了。谁知到了高三,他对文科念念不忘,想报考中文专业。真让我们悔不该当初啊。认真想想,一个人在时过境迁后仍然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念不忘,那一定是真的喜欢了。再想想,如果大学读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将来照着这个专业找份工作也一定不会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若一个人一辈子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又怎么会“因工作而快乐”呢?好在许多大学中文专业文理兼招。我和儿子说,这次你想考中文专业,我们尊重你的意见,但希望你自己不后悔。于是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志愿,他报的是中文。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时,儿子突然和妈妈说:这个月我不想去学校了,学校上课太吵,复习效果不好。妻子问我怎么办。我想,儿子如果不想去学校上课,逼他去的结果可能是等于没去。便和儿子商量,最后决定:这一个月只参加学校每个星期的考试和讲评,其他时间不去学校。我总觉得孩子其实已经懂事了,他是真想安心学习。这个时候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学习,效果应该会是最好的。其实,这个时候,每个家庭的考生大体都是真正的掌上明珠。一切由着其性子来,父母只能像个忠实的仆人,大气不敢出,深怕惹出个什么事,影响了情绪。因为每个考生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高考如期而至。明天就要高考了,一家人十一点准时睡下,参加高考的希望睡个好觉以饱满的精神走进考场,送考的也希望精神焕发能顶个好彩头。哪知道,凌晨三点,儿子来到我们房间哭着说:我一直睡不着。这可把我们的魂都吓飞了。真是千算万算就没有算到这一筹。妻子立马起来了。我对儿子说,你在我们床上躺下,妈妈去你床上睡。儿子躺在我身边,我觉得这是他出生以来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的时候。我轻轻地说:“你先闭上眼睛,安静下来。我看过一个资料,一个人一通晚不睡不会影响他第二天的精力。但你要闭目养神。”“你现在保持均匀呼吸,我们来到了一片森林,眼前有一条小溪,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树梢照在小溪边上——”就这样轻轻的说了三分钟左右,我听到了儿子均匀的呼吸和微微的鼾声。儿子终于睡着了!可我却睡意全无,一动也不敢动。深怕惊醒了刚刚入睡的儿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慢慢亮起来。
天亮后,我便轻轻起来,和妻子一起张罗早餐。一锅小米粥,几个粽子,几个鸡蛋。这其中的良苦用心不必多言。平常人家当然免不了平常之俗。七点半准时把儿子叫起,沐浴更衣,吃了早饭,再休息一会,准备出发。出发的时间到了,我给儿子打了个100元的小红包,跟他说:儿子把这个红包带上,自己去开门,祝你今天开门红。儿子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笑意。
住的地方离考场不远。路上我说:儿子别怕,有爸爸在,什么都不怕,你爸爸比我爸爸好像还强一点。这时儿子终于大笑起来。看上去轻松了很多,仿佛胸有成竹了。三个人有说有笑向考场走去。到了学校门口,头也不回的进了校门,向校门里迎考的班主任老师奔去。校门口熙熙攘攘,往里走的是考生,停留在外面的是家长。许多送考的母亲穿上了旗袍,意寓旗开得胜,在人群中自成一道风景。高考,考的是学生,其实考的也是家长。
自上班以来,几乎没有休过假。但儿子高考我还是请了两天事假。我觉得这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仪式,条件比过去好了,做父亲的不应该缺位。那两天进考场去送,出考场出接。每次接儿子出考场的时候,我都会提示儿子,考完了的别再去想,考好后面的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不知道儿子是否感觉得到父母陪伴他走过重要人生关口的幸福。但身为父母,我们自己是从内心上为能陪伴儿子走过人生的重要关口而感到欣慰。
高考结束后,儿子坚决不肯估分。也不知道是不是偷偷估过分却不告诉我们。我们只能傻傻等待。妻子是急性子,整日惶恐不安,常问我:要是儿子没考好怎么办?我反问她:如果儿子没考上大学还是不是你儿子?她说:那当然是。我说:一个身心健康的儿子比一个大学生儿子重要。是的,有多少上了名牌大学的人最后成了社会的负担甚至是毒瘤呢?
儿子的成绩终于出来了,超过“一本”线几十分,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考上了他无比喜爱的中文专业。
儿子的高中三年,一直让我们特别是让妻子很紧张甚至是焦虑。但他的高中生活一定和所有高中生一样多彩难忘。记得那时常常到他们教室外从窗户偷看他的学习状态,课间时总有女孩和他一起聊天,有时上晚自习还窃窃私语。这是否同样是他们这一代的学习动力呢?读完大一,儿子才告诉我,他在高中时把金庸、古龙所有的武侠小说都读完了。也难怪,偶尔读到他的文章,总觉得有几分侠气和仙气。但我始终没弄明白,他是利用什么时间看的,书又是从哪来的。因为我从没看他读过,也从没看他有这些书。不知二十年后他再想起这些经历,是否也会归结为“人不轻狂枉少年”。
古代的科举、放榜,今天的高考、录取,都是一场的盛典。置身其中的人往往惊心动魄。这可能有点像打麻将,有人胡牌、有人放炮,你总不知道下一张牌会来什么。
从古代的科举到今天的高考,中国成熟的考试制度已有1400年历史。闭上眼睛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这一历史洪流中起起落落。他们中,有的人一朝成名自此鸡犬升天,有的人一时落魄自此音信全无。人往往容易沉醉在公转的漩涡中忘记了自转。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路能走则走下去,走不通退出来脚下便有了千万条路可走。就像我,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则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如果连书都不能读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所做的每件事都当成高考呢?
高考是一场考试,更是一种精神。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平正义,也代表着自强不息;她代表执着如初,也代表舍弃如流。
2018年6月5日凌晨写于嘉熙
(作者黄步高,系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