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四大须生七名家

四大须生七名家

2021-05-31 18:20:06

▲点击上方蓝色关注“中科汇金”

京剧“四大须生”

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这四个行当,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生行当不断被细化,老生渐渐地成为生行当里的一个重要部分,老生艺术家们也创造出了无数经典角色,为京剧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人们谈及或听到老生戏时,还是会津津乐道,这是四大须生里哪个派别的唱法,他们的鼻祖是谁,这是谁的传人。然而四大须生又分为前、后四大须生,并且有七人。“四大须生”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第三代老生演员,最初的“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即为前四大须生。后四大须生指的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其中马连良均名列前、后四大须生,因此四大须生里便有七人。
20世纪30年代中期,京剧老生戏备受人们推崇,京剧老生演员们更是人才辈出,当时名望较高的当属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四人。其中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三人都于1890年生于北京,均师从谭鑫培,而马连良虽是后起之秀,年龄相比较小,但也受谭腔唱法影响之深。虽启蒙老师相同,但四个人又各不相同,他们四人在学习谭腔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建了有自己艺术风格的流派,有“余派、言派、高派、马派”之分。
余叔岩(1890-1943),出身梨园世家,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的丰厚传统,自幼便凭借“小小余三叔”的艺名在戏院红极一时,后因嗓音变坏,不能演戏,回京修养。但在此期间得其岳父的帮助,向各位名师学习基本功,并开始学习谭派唱腔,技艺突飞猛进。嗓音恢复后,以叔岩之名重返舞台,大展身手,在师从谭鑫培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和创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世称“余派”。余派唱腔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我国传统戏曲的精神法则和审美理想,他塑造了一种沉稳凝重、清健儒雅的音乐形象。代表作品有《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等,弟子有孟小冬,谭富英,杨宝忠,李少春等人。

言菊朋(1890-1942)是因个人兴趣爱好从事京剧,,满业后,曾在清末的理藩院,民国以后的蒙藏院任职。那时正是京剧兴盛之时,言好听京剧,与梨园届广交甚好。先后也跟随名师学习演唱和身段武功,但因年少轻视演剧业,被以“请假唱戏,不成体统”的名义,革去官职,后因迫于生计,加之对京剧的酷爱,遂“下海”为专业演员。此后用心钻研,刻苦学习,模仿谭鑫培的神态更是惟妙惟肖。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凭借自身较高的文化素养,精通音律,在谭派的基础上众长,吸收京剧其它行当和京韵大鼓的唱念方法,又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建了以音韵声腔取胜,具有自己演唱方法的艺术派别,世称“言派”。代表作品有 《汾河湾》、《战太平》、《定军山》等,其长子言少朋继承了父亲的艺术风格,是言派正宗的传承人,并刻意求进加以创新。


高庆奎(1890-1942)自幼出身科班,12岁便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跟过数位名角同台演出,18岁变声后又跟随名师学把子练武功。后来又自组剧社,在各大剧院中演出,还重排、改编了一些历史剧。高庆奎的老生演唱初宗谭派,他嗓音复原后,更加甜脆宽亮,高亢激越,音色丰富。随之,他又吸收孙菊仙、刘鸿升的演唱特点,并借鉴老旦龚云甫、花脸裘桂仙之唱法,融会贯通,汲取精华又加以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高派”。高派唱腔除高亢激昂外,还能够驾驭武生、花脸、老旦等几种不同行当的角色。他的演唱讲究气定神足,一气呵成,用声情并茂的唱腔拖板唱法来抒发人物感情,念白则铿锵有力,顿挫有致。代表作品有 《逍遥津》、《哭秦庭》、“三斩一碰”等,其子高盛麟是我国著名京剧武生演员,善演关公,有“活关公”的美誉。

马连良(1901-1966)8岁入喜连成科班,初学武生;11岁时同时学演老旦、丑和小生戏,有时扮演龙套;14岁开始主演老生,学艺十年期满出科后,应邀到福州担任主演;18岁返北后名声鹤立,在此期间仍坚持不懈的学习,严格律己;21岁在上海初演时,虽还在变声期,嗓音低沉,但已惊艳四座,发行的唱片在各地流行。年少成名的马连良对艺术始终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好学之心,虚心求教,出科再入科,对京剧艺术 的学习渴求不已。马连良的演唱,以谭鑫培唱腔为基础, 结合自身条件,博取各家之长,大胆突破传统,发挥自己长处,创立了“马派”。马连良虽比“余、言、高”三人年小10岁,但他出名较早,红的时间长于三人,所以均名列前、后四大须生。代表作品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马连良也是与梅兰芳齐名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京剧的界限,是我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到了三十年代末期,高庆奎因嗓音失润,退出了京剧舞台,恰好此时谭富英的崛起填补了这个空位,“四大须生”变为余、马、言、谭。直到1940年初期,言菊朋和余叔岩先后离世,有人提议应重新选出现今正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新四大须生”, 而此时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活跃在京剧舞台上,并有各自鲜明的流派特点,“四大须生”遂变为“马、谭、杨、奚”。后来的四大须生虽未经大家投票选举,但他们精湛的技艺、较高的演出水准已征服了观众。他们四位的风格各不相同,当时概括为马连良的“华丽圆润、潇洒风流”;谭富英的“朴实铿锵、神采清矍”;杨宝森的“韵味醇厚、古拙大方”;奚啸伯的“委婉细腻、清新雅致”。为了和“余、高、言、马”区分,遂命之以后四大须生。
谭富英(1906-1977)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是京剧老生鼻祖,父亲谭小培是谭派第一人,自幼天资条件得天独厚,耳濡目染,深受其父辈影响,可谓是“天赋歌喉家传谭腔”。11岁时入科班进行长期的专业学习,坐科六年,在老师的监督下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22岁时他搭梅兰芳剧团赴广州、香港出,后到天津唱头牌。自津返平后,,后来到上海先后与雪艳琴、程砚秋、梅兰芳合作。在此期间,他演出了大量“谭派”的剧目,形成了富有个人鲜明特点的艺术风格,1935年还参演了电影《四郎探母》,这是我国第一部情节完整的京剧电影。同期,他开始组织自己的班社,取命“扶春”,后又延用祖父谭鑫培的“同庆”社名,“同庆社”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谭鑫培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了"谭派"和"余派"风格,将艺术特长发挥到极致,酣畅流漓,朴实大方,技艺大进,他的演唱被人们称为"新谭派"。代表作品有《四郎探母》、《大、探、二》等。

杨宝森(1909-1958)也是出身梨园世家,其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由于个人爱好,自幼喜欢京剧老生行当,未遵循祖父学习旦角的愿望。杨宝森在童年时期嗓音洪亮,12、13岁时专攻余派,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就获得好评声一片,随后在各个名剧中饰演不同角色。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洪羊洞》等剧,均获得很好的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但天违人愿,16岁时的他因身体原因,变声期拖长,一度未能再登上舞台,然而这个较长的修养期却成为他艺术升华的一个起点。他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比以往更加勤奋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一有机会便向余叔岩请教指点一二。当其恢复健康重返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中年时期逐渐脱出余派,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因嗓音再度发生变化,扬长避短,创立了有别于余派的杨派唱腔。代表作品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定军山》、《四郎探母》等,徒弟有汪正华、程正泰、梁青云等人。

奚啸伯(1910-1977)出身名门,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在后“四大须生”中只有奚啸伯不是科班出身,但自幼便与京剧有不解之缘,幼年时期喜爱书法绘画,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与言菊朋家往来密切,言菊朋的二哥跟奚啸伯的父亲学习绘画,经常到奚家来,奚啸伯也经常到言家听言菊朋吊嗓。11岁时参加聚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清唱《斩黄袍》,博得言菊朋的赞赏,遂正式拜言为师。19岁时正式“下海”,亦将乳名“小白”改为“啸伯”,意为爱唱的人,以表夙愿实现。至1937年,奚啸伯开始挑大梁挂头牌演出。后又邀入侯玉兰、李多奎、侯喜瑞、等人,阵容整齐,剧目丰富,名声鹊起。他的唱腔形成了“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奚派”艺术遂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获得认可。奚啸伯的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新悦耳,韵味醇厚,有“洞箫之美”的美誉。代表作品有《白帝城》、《乌龙院》、《苏武牧羊》等。
如今,前、后四大须生均已离世,我们只能从文字和影音中重温过往。余音绕梁,老一辈艺术家的成就仍然是值得瞻仰的辉煌。新老四大须生,前后七位大师,在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精益求精,塑造经典,启迪后生,在中国京剧发展史做出了杰出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七位大师各有千秋,自成一派,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生行当也日渐系统化、规范化,推动了京剧艺术的长足发展,为青年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范本,开拓了老生行当的发展道路。对“四大须生”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缅怀,更多的是为京剧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为振兴传统艺术形式做出贡献。

中科汇金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致力于民族有声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业务涵盖音像文献修复技术研究、推广及技术解决方案。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火炬计划企业
国际声音与音像典藏协会(IASA)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理事单位
中国音像协会标准与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  成员
公众号
ZKHJ-BJ
电话:(86)10-64031680
公司网址:www.china1907.com
有声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论坛:bbs.china1907.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孚王府
新浪微博:@中科汇金有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