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乘物游心 | 一琴一箫,且行且游,问道武当.

乘物游心 | 一琴一箫,且行且游,问道武当.

2022-07-20 02:11:04

身未動,心已遠。

回老家廬陵省親,武漢,武當山,且行且停。


我的少年一直生活在廬陵,十五歲離開家鄉。

慢慢了解到,千百年來,無數廬陵兒女從這裡出發,居廟堂,處江湖。

每次回家,白鷺洲書院是必訪之地。以後也必攜妻兒反復來訪。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

寶祐四年,二十一歲的文天祥與弟弟文壁從白鷺洲書院起程,前往臨安參加殿試,文天祥高中狀元,文壁進士及第,理宗皇帝御題白鷺洲書院匾。白鷺洲書院從此名聲大震,榮昇為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在此後的八百年間,為國家輸送大量人才。現在為吉安市重點中學白鷺洲中學。 


在廬陵,想知道一個村落多少年歷史,只需看一下村口那棵樟樹樹齡。廬陵村落有個約定成俗的規矩,建村的同時會在村口種一棵樟樹,八百年、六百年、四百年樹齡的樟樹比比皆是。

在古代社會,中原地區經常性的戰爭,一些氏族為躲避戰爭,舉族南遷,廬陵地處江西南部,相對中原地區,戰爭很少,所以大量的中原望族選擇安居廬陵。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文化,帶入廬陵,推動廬陵文風,漢朝開通大庾嶺,是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的唯一官道,使廬陵自宋以來,文化經濟居全國之首。

吉州窰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窰,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窰豐富的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瓷業的發展,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吉州窰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窰、永和窰。吉州窰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產品著稱,其獨創的木葉盞、翦紙貼花盞和玳瑁盞飲譽中外。灑釉、虎皮盞也是吉州窰的標志性品種。

廬陵的人文、自然景觀數不勝數,武功山、井崗山、歐陽修故裡、文天祥故裡。只是時間有限,以後再細細品味。


告別廬陵,輾轉來到武漢。

琴台、黃鶴樓、武大、東湖。在武漢昆曲社分享古琴。

如武漢昆曲社張姝社長所言,不管學什麼,只要喜歡就去學,而不是畏首畏尾地猶豫不決,難不難,五音不全怎麼辦,看你們彈著手會很痛吧。諸如此類都只有一個問題,不夠喜歡。想要學好一樣技藝,興趣是源動力,目標是方向,堅持就會有收獲。

看看武漢的小伙伴怎麼說,請點擊以下鏈接。

扣人心弦| 武汉昆曲社里的浙地琴音


武當山

武當山自唐初建五龍宮以來,備受皇家青睞。明永樂朝始榮升為明朝家廟,北修故宮南修武當,其建築規格可與故宮相媲美。

距離上次武當之行已時隔五年,一直想著重遊武當山。來之前聯系好武當道友雲錦子,在其閒人居住下一日。

第二日清晨上山,在瓊台中觀,拜會武當三豐派鈡雲龍弟子胡瑋哲道長。恰逢終南山道友來武當山向胡道長學習武當劍,一起交流學習。胡瑋哲道長自己也斫琴彈琴,相談甚歡。


武當道人撫琴,聽聞武當山各宮觀皆有道人研習道家琴派。

與武當道人交流學習中


武當道人武劍


碑亭,武當山各處都有這樣的碑亭,皇帝諭旨刻成碑文,在其外建亭保護御碑。此為玉虛宮碑亭,清晨有人邊上練功。

南岩碑亭

玉虛宮

瓊台中觀

武當道人古法炮制九蒸九晒黃精


南岩龍頭香,龍頭香是一塊寬五十公分許挑出兩米多的岩石最外處,放置香爐,下面便是萬丈懸崖,古時為彰顯虔誠,須閉眼走出岩石上香,如心神未定者,很容易掉下懸崖。龍頭香正對著便是武當山金頂。

南岩二字是永樂皇帝的附馬沐昕書寫,沐昕作為督建武當山總負責人,在武當山十幾年,武當山很多宮觀的題字皆是出自沐昕之手。

福壽康寧四字,是永樂皇帝御筆,賜予武當山。

南岩風光

武當山金頂天柱峰,是武當山最高峰,海拔1612米。鳥看天柱峰形似龜蛇斗玄武,因此武當山供奉主神為北方水神真武大帝。

金殿,這是一座純銅打造,建在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上,殿內供奉真武大帝、兩側有金童玉女、水火二將等神像。裡面有一盞長明燈,自金殿建成以來六百年間從未熄滅過。

在金頂吹奏簫曲問道武當


紫宵宮

太子坡,真武大帝的前世淨樂國太子修行之處。

看這個屋脊上的神獸,九個,僅次於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十個神獸。這是武當眾多建築中級別最高的建築,五雲樓,是皇帝派來欽差大臣的住所。

一柱十二梁,武當山所有的建築皆是法自然,為了不破壞山體,五雲樓依山而建,一柱十二梁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彰顯古人的智慧。

南岩通往金頂徒步神道,明永樂年間修。這是最長的一組台階,有270多步。

武當道人塚

真武大帝神像,明永樂以後,真武大帝神像皆以永樂皇帝真身為造型。朱棣在起兵靖難時,傳言真武附身,披髪跣足。後取得帝位,為了宣示帝位的正統性,說是真武帝派來統治天下的。



+-+-+-華+-+-+麗-+-+-+分-+-+-界+-+-+-線+-+-+-


六谷学堂學員招募

授課方式

一對一

授課內容

初級:古琴文化,基本指法,

琴曲《黃鶯吟》《仙翁操》《泛音操》《秋風詞》《古琴吟》,斫琴參觀。

授課老師

胡智裕,字仲行(hang),號不歸,廬陵人氏,

青年斫琴師,六谷山房創始人。習琴十餘載,擅長洞簫。

琴学启蒙于霞影琴馆钟安民老师,现求学于徐晓英先生入室弟子陈文浩老师门下。

授課地址

杭州市上城區望江家園西園1幢1301室(汽車南站對面,距離1號地鐵婺江站400米左右,公交可坐到汽車南站)

招生對象

熱愛古琴的朋友

授課時間

與老師協商

聯系方式電話同微信15068156264

学习环境



掃二維碼勾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