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夺火琵琶河村村民李振全真厉害:创新秸秆转化新模式 大田种出食用菇

夺火琵琶河村村民李振全真厉害:创新秸秆转化新模式 大田种出食用菇

2021-04-07 21:42:45


以往,人们都是把野生菇经过人工驯化,请进大棚来种。但陵川县夺火乡木林森专业合作社的李振全经过反复钻研试验,却把野生菇种到了大田里,让它回归自然,回归野味。

走进木林森专业合作社李振全的试验田里,一行行整齐的玉米苗旁,紧挨着一垄秸秆堆砌而成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一株株大球盖菇破土而出。玉米和大球盖菇相间而作,形成了一道十分独特的景观。把食用菌和玉米相间种养在大田里,这一想法的实现源于对废弃玉米秸秆的再利用。

采访 木林森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振全

按照我一开始这个思维情况就是说,这个秸秆在咱们山区都囤积在田间地头,坡边河道,也给村镇环境造成了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呢,我就考虑到利用秸秆,大田种植。




用秸秆搞大田种植,能种什么,有着多年菇类种养经验的李振全,想到了用秸秆养菇。通过查阅资料,李振全发现营养丰富的大球盖菇,可以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而且大球盖菇的抗逆性强,可在4-30℃气温条件条件下出菇,非常适宜陵川的生态气候环境,并且其他地方已有大田成功种养的先例。

于是,李振全便在科技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自己的大田里养起了大球盖菇。经过近半年的反复试验,李振全成功地在大田里培育出了大秋盖菇。为了更好地节省成本,省时省力,李振全还开创了五行一垄菇粮轮作模式,实现了土地和秸秆的有效利用。

采访 木林森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振全

这种菇粮轮作模式,就是一行蘑菇,一行玉米,第二年就是蘑菇行种成玉米,玉米行种成蘑菇,形成一个二年轮作一次,二年轮作一次,就形成一个菇粮轮作,这种模式就可以每年的循环,这个土地利用。秸秆种了蘑菇就直接回田,再一个菇渣它也是一种好的有机肥。也节省了老百姓种地的施肥,最少也是少施肥。




振全表示,大球盖菇大田种养成功后,他还将进行反复试验并加以推广,不仅让野生菇回归自然,让更多的人享受野味,更为带动老百姓增收寻求一条新的绿色生态渠道。

采访 木林森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振全

大田种植主要就是老百姓易操作,每年到秋天和收秋同时进行,起行,二次就是增加发酵料,下种覆土,在第二年的六月份以前,就采菇结束。按去年的市场行情,一亩地也就是纯收入8000块钱。

记者:志鹏 慧芳

照片:赵振国 

责编:刘静舒

统筹:任伟杰

监制:赵振国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