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金瓶梅》丨聪明人写给聪明人读的书

《金瓶梅》丨聪明人写给聪明人读的书

2020-11-30 03:21:39

许多年来,总有朋友问我,《》好看吗?

我知道,他们都是聪明人,绝不是在问里面的黄段子,他们是在说《》故事真的精彩吗,是不是真的沁人肺腑耐人寻味动人心魄?

对此我一如既往地回答:“不好看!”

“不好看”是因为聪明人心中都有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多半不是《红楼梦》,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也就是说,相对于三国水浒,《》的故事是不够好看的,然而,我们依然非常热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三国水浒为什么好看?

其实好看的并不止它们。我们可以在后面列举一串长长的名单,西游,封神、说岳、说唐、征东、东周列国、三侠五义……是的,它们都属于同一类,说书传统下的演义故事。

说书故事一定是好看的,至少流传了千百年的说书故事一定异常精彩。试想一下,一个马褂长衫的说书人,一块摔打了小半生的惊堂木,一杯不咸不淡的清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万家灯火时,讲述一个个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英雄故事……

说书人就靠一把嗓子赚点茶水钱嘛,要是讲得不好明天就得饿肚子咯。所以,不好听的都淘汰了,不精彩的都被他们添油加醋地改造了,什么铺垫啊、伏笔啊、各种情节曲折的抖包袱、吊胃口啊、当然还有英雄主义、江湖义气啊,都被一代代说书人打磨得炉火纯青。于是我们才看到今天的借东风、华容道、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看到今天的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雪夜上梁山、三打祝家庄。

而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听众,就在茶余饭后的英雄儿女快意恩仇中如痴如醉,他们用自己挑剔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引领着说书人将这些千古流传的故事演绎得风生水起,造就了中国迥别于世界文学同行的小说模式(西方的说书人演绎出史诗传统,如《荷马史诗》)。

但是,这并非古典小说的全部。

《》、《红楼梦》完全另类,我们同样可以在后面列举一串相似的名单,《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好逑传》、《平山冷燕》、《野叟曝言》、《镜花缘》……它们都被称为“世情小说”(或许,《聊斋志异》也算它们的同路人)。

我们都知道,有别于中国“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文学道统,小说戏曲这类民间文学是“品位”非常低下的,它们从不追求“不朽”,不追求自我,它们只是为了满足底层百姓超越平凡生活的幻想趣味而已。

然而,正如民间小调的曲子词,当正统文人主动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就发展出与诗分庭抗礼文学新体裁;当正统文人进入故事领域,他们也发展出与说书人故事完全不同的世情小说。有别于说书人“拼命讨好”读者的故事,这些小说的作者简直“不把读者放在眼里”——

小说是写给谁看的?不知道,我也不关心。

小说要不要好看,要不要取悦读者?不知道,或许我更关心小说的价值是否永恒。

 

说书人故事其实是戏曲的前身。最好的说书人就像《口技》所描绘的,一把嗓子无所不能,他除了以上帝视角讲述故事的旁白背景,更以夸张的角色代入调动听众的想象神经,你眼中没有舞台,但是脑海里会浮现整个舞台,直到这个舞台后来被戏曲取代。

那么世情小说呢?我举个例子。

正吃着酒,只见琴童儿进来。玳安让他吃了一盏子,便使他:“叫玉箫姐来,拿皮袄与五娘穿。”那琴童抱毡包放下,走到贲四家叫玉箫。玉箫骂道:“贼囚根子,又来做甚么?”又不来。递与钥匙,教小玉开门。那小玉开了里间房门,取了一把钥匙,通了半日,白通不开。琴童儿又往贲四家问去。那玉箫道:“不是那个钥匙。娘橱里钥匙在床褥子座下哩。”小玉又骂道:“那淫妇钉子钉在人家不来,两头来回,只教使我。”及开了,橱里又没皮袄。琴童儿来回走的抱怨道:“就死也死三日三夜,又撞着恁瘟死鬼小奶奶儿们,把人魂也走出了。”向玳安道:“你说此回去,又惹的娘骂。不说屋里,只怪俺们。”走去又对玉箫说:“里间娘橱里寻,没有皮袄。”玉箫想了想,笑道:“我也忘记,在外间大橱里。”到后边,又被小玉骂道:“淫妇吃那野汉子捣昏了,皮袄在这里,却到处寻。”一面取出来,将皮袄包了,连大姐皮袄都交付与玳安、琴童。

这段文本出自《》第四十六回。故事背景是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们在吴月娘的嫂子家喝酒,因为天冷了,让小厮琴童回家取皮袄。因为潘金莲穷,没有自己的皮袄,所以吴月娘另外交代玳安回家找玉箫取一件给潘金莲穿。而此时玉箫恰在隔壁的贲四嫂家喝酒,只有小玉在吴月娘的房里。

显然,相对于不是国仇家恨就是刀口舔血的说书人故事,这样的情节决计卖不出半碗茶钱。然而我们还是看看,《》的作者是如何描述这样的日常小事的。

本来,玳安琴童玉箫小玉这些小厮丫鬟就是故事配角,怎么取件皮袄根本不影响作者对本回故事主角潘金莲、吴月娘的刻画,然而作者偏偏用力甚深。

首先,情节多次波折。琴童第一次拿钥匙开不了;第二次找出另一把钥匙打开橱子却不见皮袄;直到第三次记起皮袄在外间大橱——踏破铁鞋无觅处,根本不需要钥匙!

其次,每节必有对白。琴童在玉箫与小玉之间来回走,琴童自是牙根恨痒,玉箫则反复解释,小玉则几番抱怨。并且,从第二次“及开了”到第三次“到后边”,玉箫和小玉的对话已完全忽略琴童,变成了隔空对骂。

是否有点一团乱麻?

是的,这根本不是常见的小说叙事嘛!即便说书人有心演绎,他又如何一口变换许多角色,让读者听得清晰明白呢?

我想聪明人肯定能瞧出端倪:这当然不是说书人能操作的剧本,它们只能拜托另一种更高明的艺术形式——电影。

对电影导演来说,非常简单,交替给玳安琴童玉箫小玉安排镜头就好了,可以说这段剧本非但写好了分镜,甚至连剪辑顺序都妥帖了;而对电影演员来说,这些情绪饱满、张力十足的对白根本不需指导如何表演,他们随时都能入戏。

必须说,像这样的电影剧本般的故事写法,在《》、《红楼梦》里,几乎比比皆是!有趣的是,它们比电影的发明,倒还早了数百年!

电影是一种以画面讲故事的艺术。而说书和戏曲是声音讲故事的艺术,小说是文字讲故事的艺术。

电影当然是最晚出现的,然而有趣的是,电影才是最贴近人类思维方式的故事艺术。当我们回忆往事、幻想未来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总是画面;声音必须用力思考才能回忆或者想象;而至于语言文字,那正是画面和声音无能为力的时代勉为其难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说,说书人是第一代讲故事的人,他们继承了篝火边讲故事的先民传统;小说家是第二代讲故事的人,他们不但用文字将故事记录下来,还为他们完成了意象和思想的升华;而电影人是第三代讲故事的人,他们用画面和声音还原了故事本来应有的面目,他们弥补了我们对故事只能满足于联想和想象的所有遗憾。

说书人有趣,小说家厉害,电影人聪明。聪明者,耳聪目明也。所以,《》的作者正是像电影人一样聪明的厉害小说家,而《》也正是聪明人写给聪明人读的书。

 

或许有人会问,承认《》的厉害之处,解释不了《》不好看的事实啊,不喜欢的人总归是要不喜欢的。

的确,《》、《红楼梦》们并不好看。然则,为什么一定要好看呢?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对的,毕竟生活的经验给了我们所见所得所思所感,然则艺术为什么非要高于生活呢?就不能比生活低点吗?

说书人的英雄故事大多来自真实的历史,然而历史的残酷与血腥并不能令老百姓感到愉悦和激动,老百姓需要说书人为他们艺术升华,需要说书人塑造英雄的性格、美德的家园。老百姓需要高于生活的艺术,才能籍以逃避生活的庸俗与无聊,祭奠逝去的梦想与青春。

这是一个发自底层的仰视视角。然而聪明的文人们发现故事还有另一个视角,它可以从生活的真实倒过来看底层的真实。这正是《》这类小说所做的:

它截取生活的真实片段,用最冷静又最深入的笔法,用类似电影人的眼睛,描绘出真正的底层。在这里,生活是原生态的,无需什么英雄的意义,崇高的价值观。有人为了升官发财,不惜、贪赃枉法;有人为了一时安逸,不惜奴颜卑骨、曲意逢迎;还有人为了勉强度日,不得不节衣缩食、卖儿鬻女……对于他们,对于底层的世界,活着就意味着生活的全部,身体每一个毛孔所散发出的原始的欲望,就意味着生活的全部。

聪明的作家用这样的方式讲故事,聪明的读者从这个角度读懂小说。故事并非只为了好看,只为了表达人们虚幻梦想的;故事还可以展现生活的真实,反思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反思人生的存在与价值。

 

或许正是为此,我们如此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