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秋水长天月下箫刘知白作品赏读(连载九)

秋水长天月下箫刘知白作品赏读(连载九)

2020-11-08 20:19:49



刘知白(1915一2003),安徽凤阳人。原名庭坦,号白云、如莲、如莲老人等。自幼随乡贤学习经史、诗文、书法,10岁由《芥子园画谱》习画。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一年后拜顾彦平为师,潜心临摹顾氏“过云楼”历代藏画,期间又遍访苏吴名流、藏家。1948年在全州提出 “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的画学思想并终身践行。刘知白晚年以自家笔墨创立的"心象山水"再造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新高峰,其化古开今的艺术语言预示了新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山水画范•刘知白》及研究其艺术的专著《清气和诗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长天月下箫》等20余种。作品先后为贵州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


刘知白 月照鱼池 22cm×28cm 1976年


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

文/箫雨

秋晚,月起东天,硕大明朗如树上最后一枚熟透的果实,横斜树影映于月轮之上,依稀是月桂飘香,嫦娥弄影。如今晚这般的月色,仅属于神话。

忽生奔月的天真心思,穿过树林、石板路、假山,以为可以近月,抬头看时,月仍在天际,如霜似霰的清辉洒在谁家的瓦檐上,浸白阁楼小窗上的一帘幽梦。

月,明媚遥远。如何近得明月?禅家有诗“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造一方小池,本无待月照水的打算,但小池水满,月影映潭,不邀自来。无心应缘而缘自天成,是人生诸事的奥理。但我等习惯逐月,费尽周折,而月依旧在天。

这一幅月影邀鱼的小图,是如莲多幅鱼图中的一幅,如莲笔下的鱼皆情趣盎然,仿佛各有性情和意趣。清池映月本已是应缘,巧在水中月影上竟然曼舞轻弋着两条金鱼,神态安详,翩然如仙。鱼浮月影,月影遇鱼,非人间罕事,只是月影、清水、游鱼能共于尺牍,映出水收月影,月影映鱼,鱼游月宫的景象已非仅为偶然,偶然出于无心无意地顺应机缘,便自然处处立现天成的奇妙。

水墨相合而出五彩,笔下寥寥而生万象,都是令人欣喜的体验。如莲戏墨,千段情思、万种意绪其实都隐藏了去,只让无边的水墨去言说,至于水墨是否言透,读者能否懂得,如莲不管也不问。其实,若心下有自然,大千诸般奥义,纸上万语千言,都会应缘而解。

你懂得,因你心中有一泓池水,不待月,而月自来。



刘知白 瘦石图 120cm×46cm 1972年


石不能言最可人

文/箫雨

花伴顽石,竹倚奇石,一个情怀翩然,一个憨拙无言,真是人间佳侣,画中绝配。

小女幼时喜欢玩石头,南京的雨花石、渤海的五色石、宁夏的贺兰石等堆满玩具柜,不时拿出摩挲端详,神情庄重天真,在似与非似的想象中辨认着光阴。也许人类的童年时代都有爱石的情结,所以出现过石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石器时代。

石好玩,寻得奇石不易,米南宫拜石,是将与奇石的偶遇,看作如遇天地珍养的圣人的地步;石入画更不易,终难描画那般天然的质朴神奇。据说,石头画得好的有一位,便是在青云谱与八大山人学画的万个。《郑板桥题画集》中提到,江西万个能作一笔石,而石之凹凸、浅深、曲折、肥瘦无不毕具。仅此,已令世人顿生无限神往。

遥望三百年前的画石圣手万个,如莲亦生出不能得见的惺惺之意。如莲喜画石,无论笔下工拙,任性涂抹皆为自乐。壬子腊月,自黔西洗马河归来的老梅,将偏僻山中所见顽石落墨纸上,便成此图。

江西万个如何潇洒写石,已成画道中人绵绵的怀想和传世美谈。但见如莲笔下之石古拙异常,凌拔超然,聚天地精华,得山川灵秀,非圆滑世相可拟。

爱石者、画石者于石,犹如孩童玩小石头一般,只是以简单心爱无言物。有时,我想,安静寡言的如莲便如这颗石,尽管世上有巧花解语、暖玉生香来喜人听闻,然而一人独生天地,无心、无求、无语,何尝不是一种独到的体验。

陆放翁有句“石不能言最可人”,无言是最有力的陈述,只诉说生命中的那些至美至真。

①凤阳老梅:刘知白祖居安徽凤阳,曾号“老梅”。




刘知白 织金人家 25cm×34cm 1978年


清风何处不旧家

文/箫雨

石桥板路展成一条布带,系着一处斑驳的瓦屋,茅檐前常堆着几丛树,藏几只鸡鸭,晒几件刚浆洗过的布衣;屋后则绕着一张爬满牵牛的篱,护着几架茄子、豆角和几只南瓜,若是暮色里,会有炊烟摇着柔软的手臂唤回晚归人。

这样的院落往往被搁置在山眉上,便是山的一颗眉心痣,或被摆放在河湾处,便是上下河的渔樵最深的牵挂,而映着灯影的旧纸窗,则是一方橘红的印,将古朴的落款印上素淡的村居岁月。

这便是尘世多少人魂牵梦绕的故居老屋,它隐在时光深处,与一支被唤作乡愁的笛曲为伴,梦醒时分,温柔地触动天涯游子的落落心弦。

如莲祖居凤阳,半生辗转于江浙、两湖、广西、川滇等地,最后定居贵州,足迹遍布南中国的万水千山。江湖风浪、人世沧桑随脉脉清风将息后,心中仅留下一种风光:田园不改悠逸、山河依然静好,在时光的流转间,去体会万物的韵律。

滇蜀云岚、江陵风物飘在水墨里,山花河草、老梅淡菊摇曳于宣纸上,洗马竹石、织金雨峦也已入画,烟云万里收拾过了,还剩一座织金山里偶见的老屋不能忘。其实,这座老屋曾频繁地出现在如莲的画卷里,映过日影月辉,浴过山雨烟岚,迎过黔山瑞雪。乾坤大化茫莽无界,野水幽山万古无声,老屋一直隐约在山眉水角处,构成温暖鲜活的人境,寄托画里画外刻骨铭心的向往。

人世周折,萍踪难定,但人们已离老屋太远,习惯了繁华琐碎的累赘,抱怨再无梦里田园的安宁。其实,我们早已遗失了回归的石桥板路。

水墨生涯亦是人生,一样天涯路远。云雾里若迷失了来路,简单便是唯一的归途,可以在山眉水角处找一找那座熟悉的老屋,清风起处,它在等迷路的人归返。



《秋水长天月下箫●刘知白作品赏读》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箫雨著。



欢迎关注《中国水墨》杂志微信公共平台

《中国水墨》杂志编辑部——学步斋工作室主要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发行,推介艺术家与收藏家的艺术平台;策划艺术展览活动、媒体运营、名家书画推广,诚信服务于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和画廊提供全面的宣传与推广。

编:

副主编:胡杰

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宋庄当代艺术园1-1-1002

话:010—60572649 18601271317

微信号:hujie186012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