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曲 好 听,南 器 难 求
南音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南嗳、拍板、品箫、双铃、响盏、木鱼小叫、扁鼓、四宝等。其中南琵琶是南音的主乐之一。
传承千年的南音,日夜发出美妙乐声。其乐器所具有的古老性和独特性,同样也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着实令人着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南音主乐之一”——“南琵琶”
建于唐垂拱二年(686)的泉州开元寺
戒坛上的手抱南音琵琶、拍板的飞天乐伎
如果细心一点,在泉州西街开元寺中,百柱殿内的斗拱上,可以看到横抱南琵琶的“飞天乐伎”。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明初洪武年间重建,明末重修,这些 “飞天乐伎” 起码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其所持曲项琵琶在南音中被长期因袭沿用。
可见,南琵琶不仅是一种乐器,
更是一种从唐代就一路被沿袭下来的南音活载体。
泉州南音琵琶简称“南琶”,属弹拨乐器,是曲项琵琶的一种,弹奏时横抱。
有别于通常所见的“北琶”,是直项琵琶的一种,弹奏时竖抱。
不止于弹奏方式, “南琶” 的定弦也比 “北琶” 高一个纯四度,固定为 d、g、a、d¹。
“南琶” 弹奏方式 “横抱”
“北琶” 弹奏方式 “竖抱”
南琶保存着 “,颈窄腹扁,以及复手大、山口高” 的唐代规格,及明代 四弦、四象(相)、九徽(品)的形制。
曾有南音前辈将南音琵琶的结构概括为:岳山、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十干部分,认为它 “形象天地、位玄太极” 。
泉州南音琵琶的演奏方法主要是“按弦”和“弹弦”。“按弦”是用指尖在柱的位置上按弦,发出固定的音高,通常只用食指和无名指按弦。
“弹弦”是用大指、食指两个手指弹奏,右手约有30种指法,归纳起来可分为连、点挑、去倒、甲线、落指和装饰性指法等。
由于它没有“北琶”的扫、撇、划、拂、拍、提、摘等演奏技法,因此“南琶”演奏起来显得更加古朴。
泉州南音艺苑演出图,左二为琵琶演奏
泉州南音琵琶在乐队中起着主导作用。琵琶弹奏的是乐曲的骨干音,其它乐器依从之。
琵琶弦索吟不尽,一声拍板几声箫。
琵琶声中,低音区音色醇厚、沉抑;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可谓是悠哉美哉。
图上左二:为南音琵琶演奏
横抱着琵琶
恰似塞外骏马上的弹奏姿势
又似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乐伎
仿佛多了些时空错位的朦胧与恍惚
然转轴拨弦间
或如裂帛,激越清冽
或如空谷掷石,幽旷深远
收拨当心画,婉转和谐,气韵流淌
……
本期我们的“南音主乐之一” —— “南琵琶”的介绍
就先告一段落,如有同好者,欢迎后台互动交流
后期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更新介绍更多南音乐器
承蒙关注,敬请期待
6.1(周五)演出
6.2(周六)演出
注:最终演出节目以现场为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参考资料来自书籍《王珊——泉州南音》
《郑国权——泉州弦管史话》
泉 州 南 音 艺 苑
以闽南古民居形式设计,外观典雅
于2008年2月落成于鲤城区新门街芳草园西侧
集南音艺术表演、展示、保护、研究等多种功能
是泉州市集南音、南戏、南建筑
“三南” 为一体的对外交流窗口
如果你想听专业的南音演出
到 “泉州南音艺苑” 来,就准没错儿
六 月 演 出 排 期
演出场次: 6.1、6.2、6.8、6.9、6.17、6.29
演出时间: 晚19:30 - 21:00(免票入场)
演出地点: 泉州南音艺苑
联系电话: 0595 - 28125891
详细地址: 泉州市 鲤城区 新门街 芳草园西边
长按二维码关注 “泉州南音乐团”
了解更多关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南音”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