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且文化绚烂,先辈们留给后世很多的文化宝藏。然而岁月流转,历史跌宕,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
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建立中国收藏的传统由来已久,1000多座公私博物馆中几乎都收藏有中国文物,数量大概在数十万件。而且藏品质量丝毫不逊于英、法、美等欧美国家。
今天就历数一下听说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文物
一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等级:御物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唐
质地:镶嵌乐器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确切而言,这件乐器和四弦琵琶并不是同一种乐器,四弦琵琶是“曲项”而这件五弦琵琶是“直项”,即琴轸和相以及琴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此种五弦琵琶现已失传,但在敦煌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飞天弹奏此种乐器。在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在此琵琶上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
这件乐器是日本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将生前用过的宝物进献给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一千多年无人惊扰,仓库里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
二
曜变天目茶碗
等级:国宝
价值:传世孤品
年代:南宋
质地:陶瓷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
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乃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流传到了日本,如今被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将曜变天目茶碗放在黑暗之中,它本身所具有的一个个耀斑会闪出略显妖异的光芒来,而且颜色变幻,虽然直径也就12厘米,却能令观赏者们对之产生宇宙星空之联想。日本人非常喜爱这一来自中华的古物,对里面神奇的曜变图案更是觉得神妙莫测,于是他们便用“碗中宇宙”一词来对该碗进行赞美性地描绘。
据说这样神奇的曜变天目茶碗本有两只,流传到日本后,立即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宝物。到了明治年间,曜变天目茶碗几番辗转,到了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手中,但他认为这只碗堪称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只能观赏,所以尽管岩崎小弥太拥有了这只茶碗,但他一生中,都没有用它喝过茶。
三
汉倭奴国王金印
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的最珍贵实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质地:黄金
流入日本时间:东汉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
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地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四
《潇湘卧游图》
等级:国宝
价值:南宋山水画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卷》,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
五
王羲之《丧乱贴》
等级:御物
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
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六
牧溪法师《观音猿鹤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禅宗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对贾似道而遭通缉。此人画法极具禅意,每幅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这组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这套图画三幅一组,藏于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日展出一次。
七
猛虎食人卣
等级:无
价值:商周青铜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质地:青铜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馆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国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两件之一(另一件为永青文库的狩猎纹铜镜),通高35.7厘米,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
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现老虎吃人的凶猛,还是人兽和谐的天人合一,历来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代青铜器中很少有比这件更奇异复杂的了。
八
《无准师范像》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年代:南宋,1238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南宋
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禅师的肖像画,在日本人称为顶相。唐宋禅宗的很多门派在中国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于是宋代的禅宗艺术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
无准师范是宋理宗的国师,径山寺主持,南宋佛门的领袖,这幅肖像画特别重视面部的表情细节,不经意地传达了禅师智慧风趣的风范,是宋代肖像画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画,也无一幅能出其右。
九
李迪《红白芙蓉图》
等级:国宝
价值:宋代花鸟画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1197年
质地:绢
流入日本时间:近代
收藏地:东京国立博物馆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芙蓉的品种应为醉芙蓉,最初花呈白色,接着会逐渐带有红色。本画的描写极为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
画面色彩较厚,晕染采用出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线描的技法也细致入微,叶脉上那种毛茸茸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线描具有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两图相比,红芙蓉对花的整体把握及构图都更好一些。
这两幅画原来是圆明园的秘藏,后来流落海外,先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在此唐绘指自中国带回日本的绘画),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
十
《菩萨处胎经》
等级:国宝
价值:人间传世最古老的写经
年代: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质地:纸
流入日本时间: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这卷经书来头极大,它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不可思议。
流失到日本的中国国宝
出现在2018年春晚上的明代青绿山水手卷《丝路山水地图》
这幅画在被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之前,曾经被日本近江富商藤井善助买下,收藏在日本藤井有邻馆大约80年之久。
除了这些之外,日本还保留着很多珍贵的中国文物,都是罕见的国宝,如果有机会去日本,一定不要错过。
书画
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
册页,纸本淡设色,26.8×50.3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代南唐 董源 《寒林重汀图》
绢本,墨笔,淡设色。纵:181.5、横:116.5厘米。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藏
北宋 李成、王晓 《读碑窠石图》
挂轴,绢本,墨色,纵126.3cm,横104.9cm。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北宋 赵佶 《桃鸠图》
纵26.1厘米,横28.5厘米,绢本设色册页,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 李迪 《蜻蜓花狸》 大阪市立美术馆
南宋 夏圭 《山水图》
绢本墨笔,25.9×34.3cm,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 赵令穰 《秋塘图》 大和文华馆
元 因陀罗 《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
纸本墨笔,35×49.5cm,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 汝志 《笼雀图》 东京国立美术馆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图》
绢本,水墨淡设色,111.3×49.7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梁楷 《释迦出山图》
绢本设色,119×52cm,日本日野原宣藏。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图》
水墨绢本,31.8×73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
纸本水墨 81.2×30.4cm,原属圆明园收藏,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毛益 《蜀葵戏猫》 大和文华馆
宋 法常 《六柿图》 大德寺
宋 法常 《芙蓉图》 大德寺
晋 王羲之 《丧乱帖》
行草墨迹(响拓本)白麻纸,纵28.7厘米,横63厘米,藏日本皇宫
南宋 虚堂智愚 《致悟翁禅师尺牍》
纸本墨笔,31.2×43.5cm,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南宋 《林檎花图》 富山纪念馆
南宋 《观瀑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
南宋 《牧牛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
青铜器
▲
东周椭圆形带盖的鼎,高17厘米,直径16厘米,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商代晚期安阳出土酒器,高32厘米,直径25.1厘米,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长江流域出土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酒樽,高16.3厘米,腹部宽8.5厘米,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西周早期象形酒樽,高17.8厘米,腹部宽7.2厘米,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东周酒器,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东周油灯,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二里头文化,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商晚期安阳出土,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西周对虎,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战国耳杯(羽觞),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东周早期铜钟,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西汉陵墓装饰马,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
西汉独角兽,现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
瓷器
白瓷凤首瓶 唐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三彩马 唐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三彩袋形水注 唐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瓷皿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瓷莲花文钵 北宋 耀州窑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瓷唐草文承盤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白瓷莲升文壶 定窑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澱青釉紫红斑碗 钧窑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瓷唐草文多嘴壶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柿釉金銀彩牡丹文碗定窑 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黒釉褐彩牡丹文大瓶 金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三彩魚藻文皿 金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白瓷唐草文瓶 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瓷轮花钵 官窑 南宋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三彩贴花龙耳瓶 南宋 龙泉窑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青花鱼藻文壶 元 景德镇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赤绘金襴手茶碗 眀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五彩人物文杯 眀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粉彩透彫双耳瓶〈福在眼前〉清乾隆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文房器物
明 剔红人物纹镂空雕笔
清初 沉香雕梅花笔筒
明 龙珠砚
清 竹雕镂梅花纹印
清 端石兰亭砚
清 竹雕如意
南宋 剔犀围棋罐一对
清 灵璧石山子摆件
金银器
▲
西汉金皇冠
▲
西汉金龙
▲
西汉嵌宝金羊一对
▲
汉代独角双足神兽形器一对,
高9.8厘米,疑为金质
▲
战国时期银质人物立像
▲
西汉鎏金漆器带底座刀形耳羽觞
▲
西汉圆柱状鎏金漆器胆博山炉
▲
金玉神虎
▲
西汉金马
▲
西汉羊角怪兽状金质砚合
▲
魏或西晋印章
建盏
▲
宋代建窑天目盏
▲多美啊!如桃花点点飞了满天。
▲
吉州窑兔毫盏
▲
南宋木叶盏
▲
南宋油滴盏
古琉璃
▲
战国鎏金嵌玉、琉璃青铜带钩
▲
西汉嵌玉、琉璃鎏金青铜带钩
▲
西汉鎏金嵌琉璃凤鸟形器
▲
战国镶嵌蜻蜓眼纹琉璃杯
▲
战晚琉璃剑首
佛像
《如来三尊像》
东魏
《如来倚坐像》
唐
天龙山第21窟
《菩萨立像》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
山西长子县
《观音菩萨立像》
隋开皇五年(585年)
河北省崇光寺
《菩萨头像》
北魏
龙门石窟宾阳洞
《如来头像》
北魏
云冈石窟
《菩萨头像》
唐
天龙山第14窟
《如来五尊像》
西魏
《如来坐像》
北魏
云冈石窟
《菩萨五尊像》
北齐
《如来坐像》
北周~隋
看了这么多精美绝伦的中国文物,
你是不是感叹中国古代匠人的独具匠心呢?
当然,这里盘点的文物
只是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冰山一角,
还有无数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
一段时间以来,
海内外对文物返还的问题争论不休,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这个问题很难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
希望不久的将来,
我们能看到流失文物回到祖国。
(以上图文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天下收藏集团微信公众平台,现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文章,欢迎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