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懂艺术的胖子,
顾太没有学过画画、乐器,摄影、舞蹈
等陶冶身心,熏陶情感的才艺。
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我顶着38度的烈日
去会展看艺术展的……
展会很大,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都有,
然后是看不懂1,+1+1+1+……
只能挑比较喜欢的几幅和大家分享。
百度仅能搜到几位作家简历,完全没有作品分析。
请看来自艺术小白顾太的前方不一定正确报道。
大厅展板,不管懂不懂艺术,都有人过去合影。
从小哥的神情和他点着蜡烛都要看书,
看出他很认真,说明这本书对他来说很重要,
当下非读不可。不知道小哥是哪个地方的人,
他的烛光点亮了书,也点亮了自己。
现在的我们还会秉烛夜读吗?
上图为陈茂盛的摄影作品《信仰之光》
看这幅画的时候,想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满湖的睡莲,恬淡又充满生机,
低垂的杨柳,虚幻而又浪漫,
再往远处望去,隐约可见房子,
有景有人,美好的所在。
上图为李墨牛的布面油画作品《杨柳拂莲青》
这幅画很像漫画,就是电影电视中的那种,
刚开始只看到高耸入云的山,
山间盘亘着的路和青松。
细看看到图下方有个八卦,
八卦边上一个小人儿,
半山腰上有座庙(也可能是道观)。
画面简单,层次分明,自然与人已成一体,
一人一庙,独自修行。
上图为无觉子的禅画作品《修禅》
三角梅在枝头热烈绽放,
两只丰满的喜鹊依偎石上,
鸟语花香,万物滋长。
上图为胡育光的中国画作品《喜上眉梢》
金灿灿的苹果,没有表情的小人儿,
有点像太极式的半蹲,
双手撑开还要尽力保持平衡,
这个作品是不是要说:
在各种欲望中摇摆滚动,
使劲稳定自己的利益,保持平衡而不掉下来。
上图为谢艾格的雕塑作品《金苹果》
近景是老式灯泡,彩色的旧房,
有点像乌镇水乡那种水上人家。
远景是灰绿灰绿的高楼大厦,
城镇化的进程就是从近景到远景的过程。
从农村到城市,多少人自愿或被迫远离家乡。
条件越来越好了,
我们的心是否越来越快乐。
上图为作品《现在,幸福吗》(作者我忘了拍)
千里江山图,作为《国家宝藏》首期宝物,
名气很大,十八岁的天才作家的名作,
这件展品是青铜铸成的画作。
一堆超级新鲜的火龙果,
新鲜到都要燃烧起来啦!
颜色和叶子舒展的神态,
栩栩如生,视觉冲击力很强。
上图为洪瑞生的油画作品《火龙果》
这幅画让我一下就想到了金庸小说,
高人们都在深山老林中,
在桃花岛上饮酒对诗或比武。
瀑布似乎在画面中流动,
再来一曲笑傲江湖的琵琶更好。
上图,又忘了拍作者和品名。
又是一堆新鲜的,白鲳鱼。
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的海腥味。
上图为邓正立的油画作品《鲳盛》
太像真的了,这不是摄影作品。
小时候上美术课时,
也画过几幅惨不忍睹的静物画。
怎么就不好好学呢?
这幅画标价是14万。
上图为刘寿祥的水彩作品《静物》
很像顾总的家乡,
小桥流水,淳朴的人家,
安静又清新的梦里水乡。
上图为李雅芳的漆画作品《水乡人家》
怎能没有顾太的家乡:
大家喜爱的厦门。
上图为《鹭江夜夜》(忘了拍作者)
同安农民画作:何文亮的《鑫美园印象》
希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