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古箫多为六孔,分不同律制,现今以十二平均律居多,今箫方便演奏多为八孔。苏东坡《前赤壁赋》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是如此洞箫,寄托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默默情思。
灼卿/文
岁月凝结了渐行渐远的过往,涵盖每一次回眸与对视。谁又会明白,在那平静的步履之上,也撒满了踉跄地悸动与感伤。
夜空是一杯酒,映射着我箫声里的幽咽,在那数星星的季节,步履于花间。霓虹深处衣袂飘飞,布满尘埃的案头上,是否少了些凝结点滴的诗句?万事一生伤老矣,绒葵东墙否?何日何时?亦若古人少年而惆怅。
很多时候总是不经意而忘却,可不管哪一种结局,流动了琴弦,诉说了相思,稠密的黑夜也不在孤单。
细索的往事已经枯萎,箫声风干了心路上的坎坷,丢给了远逝的风,挂在枝头,如云朵般游弋众人的目光!而我,拾起一段旧事揣摩,却惊讶的发现每一个细节竟是如此的谙熟。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生虽在堪惊,少年往事,总是不想变作尘迹,可不管哪一种结局,亦或东风欺客梦,云鬓人寒怯,都期待着曲岸持觞,垂杨系马,共醉明月。拿起手中的箫管,怀想逸群公子,体奇好异,箕山抗节,沧海游志;或是凤凰台上,一面笑开,月斜珠箔,东园无限,好花羞落。
箫未变,人已长,故人聚散,苦苦匆匆,好个桃花依旧,残月西楼;犹记江南梅萼,水驿春回,几多凌乱?北国已多时,年岁从容,飞絮花荫之下,漫舞迷醉人亦然,拾得山果,一樽梅酒,箫声寻天际,可有如是哉?
最静谧的夜晚, 谁带醉意上高楼?洗却箫声无数的幽怨。风萧雨后,斜阳立尽,白雪纷飞的塞北也好,杏花春雨的江南也罢,在磨损的箫声里,我却期待在目光深处打马归来的每一个瞬间。
陪着我长大的箫
曾经天涯为客,四海为家,安稳锦衾今夜梦,明月好渡江湖,犹道不如初,管的落花无,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樽俎。
罗灼卿
自小学习传统文化及音乐,师事日本及台湾尺八师范老师,学习洞箫二十余年,曾于北京中山音乐堂,武汉琴台音乐厅等演出。
1.时间:每周六 10:00~11:30 【进阶班】
2.费用:一期2400(十课时,一次课程90分钟)
3.课程内容:《阳关三叠》《平沙落雁》
4.地点:丰台区靛厂路52号1-5《韵》琴茶舍
5.咨询方式:韵琴茶·小贰(客服号)
学习《阳关三叠》《平沙落雁》
- end -
▎《韵》琴茶舍
Tel:010-88240622
北京丰台区靛厂路52号西府兰庭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