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沉痛悼念著名竹笛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陆春龄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竹笛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陆春龄先生

2020-11-20 02:16:56

      “我的生命总归是有尽头的,但我的笛声是永远留在人世间的。生命不息,笛声长鸣,我愿为人民吐尽丝。”

——陆春龄

     2018年5月22日8时30分,被誉为“中国魔笛”的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陆春龄先生在上海中山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7岁。

        陆春龄先生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城还是在整个中国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过半世纪的笛子教授生涯及艺术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普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堪称笛界的一代宗师。

       斯人远行,笛音长留。陆春龄先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民乐经典大系》开展以来,中国民乐国际网录音采访的第一位老艺术家,因为陆春龄的巨大贡献和高寿,人们习惯称他为“笛王”,陆春龄先生到不以为然:“我倒并不在意这种称呼。凡是一旦称王了就到了无上的地步,也就很难再有长进。人民赋予了我‘人民音乐家’的称号,对此我很满意。我就是一介吹笛人。”

        “人民音乐家”准确的道尽了陆春龄先生一生的创作与演奏之路,“我的作品和演奏,都是从每个人民群众中而来,和他们接触、学习,才有的感受。待在房间里是创作不出作品的。我的知识也是来自于人民,比如最好的笛膜是取自于二十四节气中小蛮前十天的江南水乡的芦苇荡。”“我最喜欢下矿演出。莱芜铁矿,大同煤矿等,我都下去过。矿工们在停工的时候满头大汗,满脸乌黑,听我给他们演奏。他们听了后很感动,因为也没有什么别的,就给我矿里的一块铁和一块石作为报答,这是我受到过的最高荣誉。”

       作为演奏家,陆春龄先生多次代表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文化之瑰宝,70多个国家的演出,将笛音传遍世界;作为作曲家,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这些经他整理和改编的笛子曲,如今已成笛界的保留曲目,同时陆春龄先生不断学习各国民族的民间音乐,改编融汇出具有新风格的笛子曲;作为教育家,他的弟子中,不少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新生代笛子演奏家,传承者中国古老的民族之音。

作为中国民乐的代表性人物,陆春龄在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55年夏天,陆春龄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广场,有十万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印尼人民为了亲睹艺术家的风采,争先恐后赶往广场,为维持秩序,警察不得不朝天鸣枪。那时候,他正吹起《小放牛》。广场人山人海涌动,他继续着,渐渐地,刚才还一片混乱的场面安静下来。第二天,当地报纸评论到:“枪声不能维持秩序,笛声征服了十万观众。”陆春龄家的墙上,,。他始终牢记党对他的培养,,同时陆老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承担了传播中国文化、中外友好交流的职责,走遍了五大洲演出、讲学,对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共接见了我8次,我为他演奏了6次。曲目包括《鹧鸪飞》、《中花六板》、《欢乐歌》等。


我还记得对我说,‘吹得好,吹得好,、,谢谢,谢谢!’


后来在合影时,让我站在他的左边。”

——陆春龄口述

那次是在上海城隍庙的湖心亭,开始她先听石文磊的评弹。


我被安排在一间茶室等候,屋子很考究,有不少红木家具。

演出前,我把笛子放在一个架子上,一根一根介绍给女王。


当我介绍到英国笛子时,女王眼睛一亮。于是,我用英国笛子吹了一首英国民间小调《乡村花园》,然后还演奏了《喜报》、《行街》。


女王听了很高兴,戴着手套和我握了3次手

——陆春龄口述

“我的作品和演奏的风格与精华都是从人民群众中而来,和他们接触、学习才有所收获,待在房间里是创作不出作品的。


我的知识也是来自于人民,比如最好的笛膜是取自于二十四节气中小满前10天的江南水乡的芦苇荡。”

——陆春龄口述

      97载的人生,中国笛子音乐的里程碑,不朽的人民音乐家,我们向您致敬!



回顾琵琶演奏家赵聪专访陆老先生——中国民乐经典大戏:《一代笛王:陆春龄》

祝愿陆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