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河北4——北齐二陵

河北4——北齐二陵

2022-05-30 23:42:19

2018年3月17日


如果要选出中国历史上最能出昏君的朝代,那么一定是北齐(550-557年),而且甩出第二名几百里。可以说,北齐除了实际创始人高欢的脑子总体还算正常外,其余所有皇帝都是疯子。


今河北磁县的高欢义平陵,他生前并未称帝,“神武帝”是次子高洋追封:



前面无数次说过,,一般都是两个结果,要么主动汉化,变成事实上的汉族,如满清;要么统治失败,被打回原形,五胡十六国里面基本都是这类。北魏也是面临这个问题,在冯太后和孝文帝拓跋宏的主导下,北魏选择主动汉化,迁都洛阳、改拓跋姓为元、禁止鲜卑语、重文抑武等等,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活的很滋润,而为国镇守北边的鲜卑武人,没有机会汉化,成了被洛阳汉化鲜卑贵族遗忘的群体,全方位利益受损,,,但是代表鲜卑保守势力的数十万六镇武人,却一直存在,逐渐影响到北魏政局,导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并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虽然齐、,但在汉化方面却截然相反:高欢得到大部分的六镇武人,控制着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一大片地区,建立北齐,走的是极端保守路线,拒绝汉化;宇文泰得到小部分的六镇武人,盘踞在关中地区,人力物力单薄,因此他竭力整合胡汉一切资源,以中国古代的周朝为模板,接受汉化,并形成著名的集胡、汉精英为一体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个集团不仅很快灭亡北齐,还创建了隋唐。


所以,存世28年的北齐代表着北魏鲜卑内部的保守势力,拒绝汉化,是鲜卑民族汉化过程中的一次波折,但它逆转不了汉化的历史趋向,最终只能灭亡。


有关上面所说的种种历史事件,可以详细看之前的游记:


内蒙3——北魏盛乐故城

山西10——北魏平城遗址

山西12——北魏明堂遗址

山西14——参合陂之战(魏燕)

山西13——永固陵(北魏冯太后)

内蒙4——抚冥镇(北魏六镇)

内蒙5——武川镇(北魏六镇)


既然高欢、宇文泰都凭借六镇武人建立帝业,为何两人的路线会截然相反呢?原因是宇文泰底地盘少、人少,所以不得不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与高欢以及南梁抗衡,这时候那还顾得上是胡是汉?而高欢继承了大部分的北魏遗产,人力物力均远胜于西魏(北周)及南梁,所以他并无“改革”的动力。不能认为高欢凭借保守的六镇鲜卑武人起家,就不敢汉化,道理很简单,六镇武人叛乱,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底层的普通人,解决生存问题就行,有奶便是娘,哪里会管汉化不汉化?高欢如果学宇文泰那样,不分胡汉,建立一个包容的王朝(最后由李世民完美实现),不会有太大阻力,宇文泰不是做的很成功吗?显然,这跟高欢、宇文泰二人的性格有关系,随便举两个例子:

 


太祖(宇文泰)喜曰:「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吾即王氏甥也,卿等并吾之舅氏。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周书*王褒传》


为了拉拢南方人物(王褒为东晋王导后人),宇文泰不惜恬着脸自称“王氏之甥”,屈尊攀附!


(高)欢每号令军士……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时鲜卑共轻华人,唯惮高敖曹。欢号令将士,常鲜卑语,敖曹在列,则为之华言。——《资治通鉴*卷一五七》


高欢骨子里还是歧视汉人,偏袒鲜卑,想靠耍小聪明缓解矛盾,能行吗?




高欢,字贺六浑,渤海人,据说其六世祖高隐是晋玄菟太守。玄菟郡,为汉武帝灭朝鲜后所置四郡(另外三个是乐浪、真番、临屯)之一,后世屡有变化,但大致位置在辽宁省至一带。高隐以下三代,均仕慕容氏,后燕灭国(山西14——参合陂之战)后,高氏入北魏,后世因犯罪被流放怀朔镇,高欢即生于此。


由此看来,从血统上讲,高氏是汉人,但在北地既久,又屡仕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他们已经渐渐鲜卑化,到高欢时,高氏一族已经彻底把自己当做鲜卑人了,高欢本人为了笼络汉人,倒还没公开,但他的老婆及宗族却是极端鲜卑主义者,一辈子以打击汉人为己任。


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北齐书*神武纪》


文宣皇后李氏,讳祖娥,赵郡李希宗女也。容德甚美。初为太原公夫人。及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宜更择美配。杨愔固请依汉、魏故事,不改元妃。而德正犹固请废后而立段昭仪,欲以结勋贵之援,帝竟不从而立后焉。——《北齐书*皇后传》


太皇太后怒且悲,王公皆泣。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太后(文宣皇后李祖娥)拜谢。——《北齐书*杨愔传》


文宣帝高洋准备立汉女李祖娥为皇后时,就遭到大臣们的反对,理由就是“汉妇女不可为天下母”,而太皇太后(高欢的老婆)动不动就骂儿媳李祖娥是“汉老妪”。


渤海高氏,本是汉魏北方汉族高门,代表人物为北魏名臣高允,而上文中的高德正与高允同族,从高德正反对李祖娥为皇后,及高德正曾任“宗正卿”来看,渤海高氏中的一部分已经彻底胡化。



渤海高氏中,也还有没有胡化的:


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高)昂。高祖(高欢)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昂若在列,则为华言。——《北齐书*高昂传》


高昂(字敖曹)与高欢是否出自一族不得而知,至少从作风上,高昂还认为自己是汉人,而高欢则早把自己当做胡人了,所以近代有人开始怀疑高欢是冒充的渤海高氏,但陈寅恪先生认为高欢谱系清楚,三代以内无假冒可能,他应该就是渤海高氏,只是胡化的很彻底而已。




高欢又是如何在北魏末年的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的呢?


高欢早年跟随过杜洛周、葛荣等人,最后跟随尔朱荣(当时的历史背景见河北3——东魏孝静帝陵),尔朱荣的生平,几乎就是东汉董卓的翻版,二人都是地方军阀,都是被朝中大臣引狼入室,继而控制朝政,任意废立,又都被刺身亡,死后部下也都作乱,分别又都被平定,二人都遗臭万年,却又是军事天才。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没有一个出色的领袖人物,变成一盘散沙,尔朱荣名义上的继承人尔朱兆,是个庸才:


(尔朱)荣尝问左右曰:"一日无我,谁可主军?"皆称尔朱兆。曰:"此正可统三千骑以还,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高欢字)耳。"因诫兆曰:"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北齐书*帝纪第一》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尔朱荣预料的那样,孝庄帝刺死尔朱荣后,尔朱兆起兵攻入洛阳,继而勒死孝庄帝,这样尔朱兆就背上弑君的罪名,道义上输了一大截,高欢后来正以此为借口,吞并尔朱氏。


那高欢又如何得到六镇武人,赖以成就大业的呢?靠装、靠忽悠、靠尔朱兆的弱智:


葛荣众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为契胡陵暴,皆不聊生,大小二十六反,诛夷者半,犹草窃不止。兆患之,问计于神武。神武曰:"六镇反残,不可尽杀,宜选王素腹心者私使统焉。若有犯者,直罪其帅,则所罪者寡。"兆曰:"善,谁可行也?"贺拔允时在坐,请神武。神武拳殴之,折其一齿,曰:"生平天柱时,奴辈伏处分如鹰犬,今日天下安置在王,而阿鞠泥敢诬下罔上,请杀之。"兆以神武为诚,遂以委焉。——《北齐书*帝纪第一》


这段一直被认为是高欢“天才式的智诈表演”!尔朱荣打败葛荣,葛荣部众20余万(,“六镇反残”)被安置在太原附近,他们经常被契胡(羯族的一支,尔朱氏为其统领)欺压,所以矛盾不断产生。尔朱兆问高欢该如何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时,高欢建议选一个心腹之人作为降人的统帅,这样方便管理,有问题直接找统帅就行了,尔朱兆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问谁是合适的人选?这时一旁的贺拔允推荐高欢,按理高欢应该内心狂喜才对,但是他的反应却是立即一拳干掉贺拔允的门牙,骂道:“当年尔朱荣在时,你们跟鹰犬一样听命于他,现在天下大事都由大王(尔朱兆)来决定,你竟敢随便插嘴国家大事!”憨厚耿直缺心眼的尔朱兆被高欢感动了,立即任命高欢为降人统帅!就这样高欢有了自己的军队。很快,高欢又以太原一带闹饥荒,这些吃屎的降户天天“掘黄鼠而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居无何,又使刘贵请兆,以并、肆频岁霜旱,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徒污人国土,请令就食山东,待温饱而处分之。兆从其议。——《北齐书*帝纪第一》


从此高欢逃出尔朱兆的控制,很快他又与尔朱兆翻脸,一系列战争后,尔朱兆兵败,高欢完全控制政局,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紧接着,元修不甘受高欢控制,西奔关中投靠军阀宇文泰。这一着很出高欢意外,因为高欢起兵反对尔朱氏,正是打着匡正皇室的旗号,现在自己把皇帝逼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高欢随后反复请求元修回来,应该是诚心的。当然,元修不傻,知道如果回头,用不了多久,还是会被高欢害死,不过宇文泰也不好惹,当他发现孝武帝元修一心想重振皇权时,毫不犹豫的杀了元修,可怜的北魏孝武帝就这么被两个军阀逼死,宣告拓拔皇权的彻底丧失,以后的魏帝,都是完全的傀儡。不过纵观中国历史,受制于权臣的皇帝中,北魏的几个皇帝表现最硬气,孝庄帝亲手捅死尔朱荣,孝武帝西奔宇文泰,都不甘心任人摆布,拓跋子孙还是很有血性的。


北魏分裂后,高欢、宇文泰必然要争谁才是北魏正统,东、西魏只是后人的称呼,双方都以北魏继承者自居,大战在所不免,双方共五次大战: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璧之战。其中小关、沙苑两战,高欢占绝对优势,结果都大败而归;河桥、邙山两战,双方互有胜负,高欢略占上风;最后一次玉璧之战,高欢围玉璧城,名将韦孝宽(毁灭邺城那哥们)守城,高欢占尽优势,却死活攻不下,还一病不起,不久归天。高欢早年虽然打了很多漂亮的仗,可是后来面对宇文泰时,简直就是个白痴,军事家的称号,似乎有点勉强。


纵观高欢一生,他从一个普通六镇军人变成北齐的实际创立者,能力无疑的超群的,但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智诈过人”,玩弄权术很有一套,比如蒙骗尔朱兆、诱使六镇军人反对尔朱兆等等,甚至连治国方面,当时胡汉矛盾尖锐,鲜卑贵族徇私枉法,他也是用“忽悠”的方法去解决,看起来很高明,其实是将巨大的矛盾掩藏,将问题留给子孙,可惜子孙能力更差,北齐只能走向灭亡。看看他是如果忽悠的:


(高)欢每号令军士……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资治通鉴*卷一五七》


胡、汉矛盾,那里能是用花言巧语能解决的?当杜弼劝他整饬纲纪,以正朝风时,他竟然这样回答:


弼以文武在位,罕有廉洁,言之于高祖。高祖曰:"弼来,我语尔。天下浊乱,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


弼又请先除内贼,却讨外寇。高祖问内贼是谁。弼曰:"诸勋贵掠夺万民者皆是。"高祖不答,因令军人皆张弓挟矢,举刀按槊以夹道,使弼冒出其间,曰:"必无伤也。"弼战栗汗流。高祖然后喻之曰:"箭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尔犹顿丧魂胆。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弼于时大恐,因顿颡谢曰:"愚痴无智,不识至理,今蒙开晓,始见圣达之心。"——《北齐书*杜弼传》


就像人生了病,因为治病太麻烦,所以拒绝治疗,拖到死为止。


相比关中宇文泰,在苏绰的帮助下,制定了完整的治国策略,到儿子宇文邕时,终于以弱胜强,完成北方统一。



私德方面,高欢就太差了,而且这种差劲的基因,延续到他的所有后代,使北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荒淫的朝代。高欢正妻有二,原配娄昭君,后高欢想通过娶蠕蠕公主与蠕蠕联姻,娄昭君主动让位与公主。妾很多,而且都是抢来的,不仅抢下属的,还抢了两位魏帝的皇后,真不知道他怎么以匡正王室为口号的:


彭城太妃尔朱氏,荣之女,魏孝庄后也。神武纳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妃,见必束带,自称下官……小尔朱者,兆之女也。初为建明皇后。神武纳之,生任城王。——《北史*后妃传》


大尔朱氏,孝庄帝皇后,尔朱荣之女,高欢娶了她,每次见面还自称“下官”!


高欢的这些作为,无不体现出鲜卑野蛮风俗,如果高氏混迹于草原,也许能行,但到中原,这种气质的家族哪里能治理得好国家?


有人经常拿高欢与曹操相比,因为二人人生轨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实也仅是人生轨迹相似而已,高欢除了“智诈”可匹曹操外,其余各方面比曹操差太多太多!!






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继位,高澄还没来得及禅代,就被他的厨师、南朝名将兰钦之子兰京刺杀,事见河北3——东魏孝静帝陵。有观点认为高澄准备重用汉人,解决胡汉矛盾,不过他在位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施行,但他的荒淫却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说高欢死后,他为了尊重蠕蠕风俗而蠕蠕公主,还勉强算了“理由”外,那在高欢还活着时候,就高欢的妾郑氏,就是禽兽不如了:


神武(高欢)崩,文襄(高澄)从蠕蠕国法,蒸公主,产一女焉。


冯翊太妃郑氏,初为魏广平王妃。迁邺后,神武纳之,宠冠后庭,生冯翊王润。神武之征刘蠡升,文襄蒸于大车。神武还,一婢告之,二婢为证。神武杖文襄一百而幽之,武明后(娄昭君)亦见隔绝。——《北史*后妃传》


不知道高澄有没有弟媳妇,反正在他死后,弟弟高洋高澄之妻、魏孝静帝妹妹冯翊公主时,是这么宣称的:


文宣(高洋)曰:"吾兄昔奸我妇,我今须报。"乃淫于后。其高氏女妇,无亲疏皆使左右乱交之于前。以葛为縆,令魏安德主骑上,使人推引之。又命胡人苦辱之。帝又自呈露,以示群下。——《北史*后妃传》


高澄没来得及篡位就意外死亡,弟弟高洋掌权,篡位,建立北齐,北齐的帝系混乱,基本上是高欢几个儿子“兄终弟及”,画个图看的清楚些:


箭头是父子关系,红色数字为在位顺序,高欢、高澄生前都没能称帝,神武、文襄之号为追封。另外在亡国之前,高澄、高洋各有一子短暂为帝,本图从略。


高洋死后,传位给儿子高殷,但他知道弟弟高演会篡位,竟然跟高演说,要篡位就篡,但不要杀侄子(高殷):


初,文宣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帝从而尤之曰:"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后儿不得也。"邵惧,请改焉。文宣不许曰:"天也。"因谓孝昭帝曰:"夺但夺,慎勿杀也。"——《北齐书*废帝纪》


高洋到底在想什么?


正如高洋所料,,名臣杨愔牵连被杀,高演称帝,将高殷废为济南王。高演篡位过程中,其母亲、太皇太后娄昭君的态度很值得玩味,也许是习惯游牧民族“兄终弟及”的方式,这个鲜卑老妇支持废掉孙子高殷,让儿子高演继位:


济南(废帝高殷)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尚书令杨愔等受遗诏辅政,疏忌诸王。太皇太后密与孝昭及诸大将定策诛之,下令废立。——《北齐书*皇后列传》


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令食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纂大统。——《北齐书*废帝纪》


按,参考《杨愔传》等,太皇太后娄昭君在此次废立事件中,是主谋,而非被高演胁迫。可知娄昭君是“兄终弟及”的支持者,而兄终弟及一直是王朝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北齐的种种乱象,娄昭君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关于兄终弟及,山西12——北魏明堂遗址,里聊了很多,可以参考。


当然,娄昭君也不希望儿子高演杀死孙子高殷,与高演约定不得加害,然而高家一族全是禽兽,无论是母亲娄昭君还是亡兄高洋,都不能阻止高演除掉废帝高殷:


初,帝(高演)与济南(高殷)约不相害……帝常恐济南复兴,乃密行鸠毒,济南不从,乃扼而杀之……有兔惊马,帝坠而绝肋。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者三,帝不对。太后怒曰:"杀之耶?不用吾言,死其宜矣!"临终之际,唯扶服床枕,叩头求哀。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手书云:"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北齐书*孝昭纪》


风水轮流转,刚刚杀了废帝的高演,就梦见亡兄高洋、杨愔作祟,不久一命呜呼,死前的他似乎很有自知之明,直接传位给弟弟高湛,跟亡兄高洋死前请求自己一样,高演也请求弟弟高湛要善待自己妻子,“勿学前人也”。还是那句话,高家全是禽兽,继位不久的武成帝高湛,将高演之子高百年活活虐杀:


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带玦留与妃斛律氏。见帝(高湛)于玄都苑凉风堂……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人曳百年绕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气息将尽,曰:"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遂斩之。——《北齐书*列传第四》


后来,武成帝高湛终于顺利把皇位传给儿子高纬,是为后主,这次终于没有弟弟来篡位了山西3——鹳雀楼),独揽北周大权,北齐的丧钟也就敲响了,宇文邕亲政5年后,北周攻灭北齐,时间是公元577年。


后主高纬同样继承了高家的荒淫基因,是个标准的混蛋,宇文邕大军临城,他还带着宠妃冯小怜作死:


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亟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及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观之。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旧俗相传,晋州城西石上有圣人迹,淑妃欲往观之。帝恐弩矢及桥,故抽攻城木造远桥,监作舍人以不速成受罚……仍与之并骑观战,东偏少却,淑妃怖曰:「军败矣!」帝遂以淑妃奔还。——均自《北史*后妃传》


北齐灭亡后,后主高纬、冯小怜都被俘虏至长安,高纬见到宇文邕,就请求把冯小怜还给他,也算感情深厚了:


后主至长安,请周武帝乞淑妃,帝曰:「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仍以赐之。——《北史*后妃传》


冯小怜的下场很不好,不过诗作的不错:

及帝(高纬)遇害,以淑妃(冯小怜)赐代王达,甚嬖之。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致于死。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北史*后妃传》


看来高纬、冯小怜确实是真爱啊!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曾经专门写过他们俩,能入大诗人笔下,活的也值了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北齐是中国历史上最的王朝,史书中段子实在太多,没办法一一列举,基本就是除了亲生母亲与女儿,都可以上。除孝昭帝高演这方面略好外,每个弟弟做上皇帝,都要嫂子,其他宗室、大臣的妻女,更不在话下。即使是草原游牧民族,也没见有如此疯狂的,这显然不能以高氏“鲜卑化”来解释,只能用现代医学的“精神疾病”来解释。清代大史学家赵翼给北齐的史做过总结:


       古来宫闱之乱,未有如北齐者。 


       神武以草窃起事,本不知有伦理。魏庄帝后尔朱氏,荣之女也,建明帝后小尔朱氏,兆之女也,以及魏广平王妃郑氏,名大车,任城王妃冯氏,城阳王妃李氏,皆魏宗室之妃,魏亡后,神武一一纳之。是开国之初,已肆情荡检。 


长子文襄(高澄)踵其淫风。 


  以薛寘妻元氏有色,迎入欲通之,元氏正词哭拒,文襄使崔季舒送付廷尉罪之,陆操曰「廷尉守法,须知罪状。」文襄怒,以刀环筑操。 

  又高慎妻美,文襄挑之,不从,衣尽破裂,奔以告慎,慎遂降西魏,慎妻不及从,入逆口中,文襄盛服见之,乃从焉。 

  又纳孙腾妓元玉仪,封琅琊公主。 

  玉仪姊静仪,黄门郎崔括妻也,文襄夺之,亦封公主。括由是见擢。 

  文襄又与神武妃郑氏(即大车)私通,为婢所告,赖司马子如掩覆而事寝。 

  文襄又烝于神武之妻蠕蠕公主,生一女。此文襄之所为也。 


文宣(高洋)篡位后。 


  文襄后元氏居静德宫,文宣曰「兄昔奸我妇,我今须报。」乃淫于后。

  崔修妻王氏,文宣幸之,纳为嫔。 

  倡女薛氏旧为清河王岳所好,寻入宫为嫔,又纳其姊,后帝知其曾与岳通,姊妹俱被杀。 

  永安王浚、上党王涣,帝亲弟也,使苍头刘郁捷杀浚,即以浚妃妻之;冯文洛杀涣,即以涣妃妻之。 

  凡高氏妇女无亲疏,皆令左右乱交之。 

  帝又自呈露以示群下。此文宣之所为也。 (他还准备高欢的大尔朱氏,大尔朱氏不从,被杀)


武成帝(高湛)践祚。 


       以文宣后李氏有容德,逼与,曰「若不许我,当杀尔儿绍德。」后惧,从之。后有娠,绍德至合不得见,绍德愠曰「姊姊腹大,故不见我。」(齐宫中呼母为姊姊)后惭,由是生女不举,武成怒曰「尔杀我女,我何为不杀尔儿!」遂对后筑杀绍德,并裸后而挞之,送妙胜寺为尼。 

  武成又纳魏静帝嫔李氏、文宣嫔王氏及文宣所幸彭乐女、任祥女,皆为夫人。此武成之所为也。 


  一门之中,父子兄弟俱荒于色如此,何以垂法!宜乎宫闱相习成风。 


  如神武在时,郑妃已通于文襄,及殁后,蠕蠕公主亦为文襄所烝,而文襄后又为文宣所污。 


  文宣后又为武成所污。 


  甚至武成后胡氏当武成时已与阉人亵狎,又与和士开握槊,遂通士开。武成崩后,后数诣佛寺,与沙门昙献通,僧徒至戏昙献为太上。后主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见太后有二尼侍,召之,则男子也,于是尼及昙献俱正法。齐亡后,胡后入周,恣行奸秽。 

  ……


  可见北齐中冓之丑,本习为故常,恬不知怪,而天道之报施,所谓「女,妻女淫人者」,亦昭然可见也。 ——《廿二史札记》


相比之下,北周的后妃们,情况就要好很多,赵翼的解释是“宇文泰开国时,能尊用周礼,家庭之内,不越检闲”,家风实在是太重要了:


观后周诸帝后,当隋革命后,俱无失节者。孝闵帝后元氏出居里第。武帝后阿史那氏至开皇中殂。又后李氏出家为尼,改名常悲。宣帝杨后,隋文帝女也,帝欲夺其志,不许。又有四后:朱氏、陈氏、元氏、尉迟氏,皆出家为尼,朱名法净,陈名华光,尉迟氏名华首,皆完节待死,绝无丑声,良由宇文泰开国时,早能尊用周礼,家庭之内,不越检闲,故虽亡国而无遗玷,然则整饬人物之主,可不纳身于轨物哉! 


除了淫父亲兄弟的女人外,高氏父子兄弟之间,时不时就要刀兵相见,始作俑者就是高欢,他逃亡时,因为高澄年纪小,高欢竟然弯弓搭箭准备射死高澄脱身:


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神武(高欢)乃与同志从之。丑其行事,私与尉景、段荣、蔡俊图之。不果而逃,为其骑所追。文襄(高澄)及魏永熙后皆幼,武明后(娄昭君)于牛上抱负之。文襄屡落牛,神武弯弓将射之以决去。后呼荣求救,赖荣遽下取之以免。——《北齐书*神武纪》


当年刘邦也只是把两个娃推下车,高欢更干脆,“弯弓将射之”!


高澄又是怎么嘲笑他的弟弟高洋的:


内虽明敏,貌若不足,世宗(高澄)每嗤之,云:「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


高家荒唐行为还有很多:


高延宗(文襄帝子)为定州刺史,于楼上大便,使人在下张口承之。以蒸猪糁和人粪以饲左右,有难色者鞭之。——《北齐书*文襄六王》


帝(高洋)在城东马射,敕京师妇女悉赴观,不赴者罪以军法,七日乃止……帝以祈雨不应,毁西门豹祠,掘其冢。——《北齐书*文宣纪》


西门豹死了还中枪






总结一下,北齐之所以那么奇葩,有几个原因:


1、高欢虽出自渤海高氏,为魏晋二流高门,但已鲜卑化,并且以鲜卑人自居,拒绝汉化,,不汉化是不行的。


2、高欢纯以“智诈”行事,不御下以正,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治国策略,传给子孙。


3、王朝权力交接时,“兄终弟及”远没有“父死子继”稳定,高欢之妻娄昭君是“兄终弟及”的支持者,加剧了北齐政局动荡。


4、从高欢开始,就家风不正,高家荒淫残暴,即使是“野蛮的”鲜卑人也不及,多数是有精神病家族史,不能用“鲜卑化”来解释。


5、高家男人都短寿,仍然高度怀疑有遗传性疾病。


最后一条,有文襄帝高澄第二子高孝珩(兰陵王之兄)的话为证:


齐王宪(北周宇文宪)问孝珩齐亡所由,孝珩自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孝珩独叹曰:"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嗣君无独见之明,宰相非柱石之寄,恨不得握兵符,受庙算,展我心力耳。"——《北齐书*高孝珩传



高氏一族中,高欢只能定位为一个乱世枭雄,玩弄权术一百分,军事八十分,其余没什么夸耀的;其妻娄昭君让位于蠕蠕公主虽然得体,但其支持兄终弟及,多少要为北齐之乱负些责任;高澄成功解决了侯景问题(虽然是高欢临终授技),在高欢死后稳住局面,是有功之人,可惜死的窝囊;最荒淫的高洋军事能力也最强,早年四处征战,亲当矢石,十分强悍,这位小时候的鼻涕虫,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果断杀伐: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北齐书*文宣纪》


这就是“快刀斩乱麻”的由来。其余高湛、高纬父子都没什么好称道的,唯一不的是高演,史书肯定了他的能力,但他在位仅仅2年,来不及施展就死了。




北齐的宫闱丑事,《北史》中记载的较多,《北齐书》后来散佚,大部分是后人根据《北史》补充,但《北史》中的北齐部分,本来就不少是参照《北齐书》,因为这两部书都修于唐初,唐室出自关陇集团,由北周而来,北齐作为与北周对抗中的失败者,史家无须讳言,所以丑事记载的较多,但无论如何,高氏一族的荒淫残暴疯狂,确实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北周丑声少,也不是靠史家修饰,宇文泰的家教比高欢好的多。


南北朝八书二史,最难看的就是《北齐书》,高家实在太变态了,变态到不想去了解他们!此次出游,高欢、高澄二陵本不在计划之中,只是当日时间剩余,才去看看。近期又复习了一下《北齐书》,才写完这一集


高欢义平陵:




高欢的坟顶上有建筑,不知道闹哪样?

倒在地上的文保碑,文保工作还差很多:


高澄峻成陵,在高欢义平陵北几百米,下图为在义平陵上望峻成陵:





以李商隐《北齐》二首之二结尾: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