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琵琶声声渡流年 青年琴人计划

琵琶声声渡流年 青年琴人计划

2021-08-17 00:44:24


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 腕的弯曲的演奏,表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赶花会》轻快的音乐形象,使西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呼之欲出……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演奏技巧的多样是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乐器 。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遂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二、推拉系统。


直至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的演奏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演奏者必须将自己的审美感受以声音抒发其思想感情的艺术创造性思维活动。演奏者的理性思维和音乐心理要配合自然的演奏律动、演奏音色变化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无论是意境韵味方面还是情感表达方面琵琶的表现力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音色与情感表现也是多元素的,音色变化元素可分为:刚劲、柔美、浑厚、圆润、干涩等不同音色的对比变化。表现音乐情感的元素有喜、怒、哀、乐等情感类型[]。因此它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随着琵琶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重视,其曲目在不断扩大,大量好作品不断涌现。我相信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琵琶终将会在国际大舞台放出耀眼的光芒。




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中的一员,

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的分享者。


如何加入青年琴人计划



请扫码加官方联系人   李香君  的微信,

会统一把大家带入青年琴人计划社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