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 以文沁心
第一届“以文会友、以文沁心”读书活动评选结果出来了,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获奖者的作品吧!
一等奖
作者张子昂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段宝贵经历。通过这本书中不同人对当年的回忆,,,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和逆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得来的,是不经过辛勤付出获得的。从城市到偏远农村的大反差,远离亲人和故土,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都是一种磨练。,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劳动关和饮食关。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下地种田,修建堤坝等等而食物供给却很匮乏,粮食主要是粗粮,蔬菜很少,缺肉少油。与我那个年龄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诚然学习生活不易,但和每天面朝黄土来挣工分的生活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常常白天劳作,晚上点煤油灯读书。这样的经历让人佩服,,多读书,多思考,少以功利性来选书,多用好书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陆续有知青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农村。对于尚未离开农村的知青来说有些人的心情可能会变得复杂甚至焦虑。,并和梁家河的村民融为一体。,,或者说是坎坷。但他依然保持乐观,上进的心态,一如既往的为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而努力,最终入党并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人在面对逆境时不应怨天尤人,也不应碌碌无为而消沉下去。而应该脚踏实地去做事,从当前事入手,从小事做起,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不好高骛远,但要心存高远,对未来要有信心和希望,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经历,虽有不同,但都应该肩负起每代人的责任。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握住机遇,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面对逆境,迎难而上。培养自己砥砺艰苦奋斗的优修品质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这个有些"浮躁”、充斥着“速成”"捷径”的社会,唯有初衷不改,方能脚步不停。我们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志气,并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相结合,沉下心来做事,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担当,为实现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
《天行者》书评 作者王宁宁
写给《天行者》的一封信
你好, 我慕名前来寻你,在那几个明月半墙的夜晚,你与我促膝畅谈。”献给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这群英雄,是民办教师。 你对我轻轻的诉说他们的故事—— 他们生活的琐碎,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师生情。师者良,友者益。你跟我讲述了界岭小学三位民办教师与界岭的孩子们之间感人肺腑的曲曲折折的故事。他们梦寐以求的是转正,可当真正的转正机会来的时候他们又让给别人。他们的肩上挑着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他们步履维艰,可他们也热爱生活啊。是的,我听到了,风中回荡着的,是凤凰琴和竹笛歌唱着“我们热爱生活”。我看见了,每天早晨他们将国旗升起,宣示着他们的信念。 你说,这里虽然贫苦,但是这里让人着迷。 雪花飘飘,天地一片苍茫,笛声如泣如诉,是孙老师在思念王小兰。 李子写的那首小诗又看哭了多少人—— “前天,我回家的时候, 妈妈为我炒了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回家的时候, 没有油盐饭。 今天,我炒了一碗油盐饭, 端到了妈妈的坟头。” …… 故事结束了,你走了,去寻找下一个人给他讲述界岭的故事。朋友,感谢你,一路走好。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再见,那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故事,讲给你听。
你的朋友,宝丁 2017,11,29
二等奖
《围城》书评 作者:尹瑞麟
就书评而言,试拟过各种花里胡哨的标题,最后发觉,一个题目怎么也不会戳不中书的脊梁;而最恰文意的“围城”二字,已经被用掉,所以,倒不如只简单的取一个《读〈围城〉》,本文写法是边摘边评,也算是对钱先生的《读〈伊索寓言〉》拙劣的模仿,毕竟在山寨领域,模仿外表是最容易的。我的一本灰白的《围城》,封皮上曾沾了肥皂盒上的积水,水分压干后积一层白渍,看上去还有些过分爱干净的白面小生脸上的碱味,像收过棉花的盐碱地,不过若要是以为垦过几回,这块地就贫瘠了,那么我的脑壳里一定是塞满了棉花。我自己的经历是,第一遍顺情节,第二遍看人物,第三遍读语言。杨绛写过:“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后才能发现。”发新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戒不掉的瘾,把封面沿着折痕一点一点的对折,然后依次把前言和序沿着封皮的折痕贴过去,直到正文第一章为止,再倒回来,把序言读一遍。这则序言很小,且很有趣。读一本书的序言,类似于看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出书前不是很出名的作者,往往喜欢请一线作家题序,因为这样在宣传里,就可以大字批注,某某名家题序,给人的视觉印象便是,似乎帅气的一线明星手握的手机拍出来的人会格外漂亮似的。文章的生花妙笔,也体现在淡淡一笔带过的复杂人心。这样写苏文纨,“合上对着出神的书”,我想,若要换做我,肯定有洋洋洒洒的心理矛盾描写。故曰兵不在多而在精,把复杂的心情藏在几个不起眼的字里边。记得初读《白夜行》,细节一知半解,我认为值得我二刷,把故事的的每一个悬念,每一条线索都屡清了,方才吃透了全部的情节。而今,在《围城》里,这细致末节,树杈中的枝丫,仿佛不是那么好观察的,尤其是凭我这一对大近视眼,像舍友描述摘掉眼镜的我:别看把眼睛瞪那么大,其实啥也看不见。这也算是所谓的“睁眼瞎”吧,不过对此的态度,应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看前半句。有人说,《围城》是靠五百多个精妙的比喻句填起来的,例如“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菜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先不谈这句比喻的内容,从结构上而言,在我初读时便想:像钱先生这样的人也不怕比喻句只用简单的“像”字会被人笑俗的呀!常常如此,我们对于长久存在偏见的事或物,当偶然见闻崇拜的偶像或出名的人,也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这些俗物原来还是很时尚的,便转黑为粉,当做金科玉律供奉起来;但相同的事,相似的理,放在爱人或亲人身上效果却往往相反。每次拿起书,都能在人物的荒谬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的滑稽和悲哀,钱老全知道;更甚至,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变得和以前多么不同,认为自己摆脱了书中一个人物类似的命运,最后总能在其中发现,另一个角色走的弯路,又会在自己身上重演。换个角度来看,正是作者将我围在城中,怎么挣扎都出不去。比如这么一句,“那女人平日里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或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哪里?闲人的自由度在一点点被侵蚀的其中一个表现是,衣食住行被强制注入了工作因素,于是存在这么一种本可以搬到会议室的餐桌:在精神上占支配地位的一个人讲话,还会有几个听众,为了讲话人的偶尔失误顺一个台阶下而插科打诨,当然这博人一笑俏皮话,是以中伤自己为代价的,因为无论把矛头指向哪里都可能会得罪人,破帽遮颜过闹市,自嘲的代价是最小的。关于书里边的对于婚姻的描述,比如方鸿渐的,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刚开个头,却又草草煞了尾,极尽对俗世婚姻嘲讽与无奈。这却使我想不通,就像有人问林夕:一个人是要经历过多少次刻骨铭心的感情才能把爱情写的这么震撼人心?林夕说,一次就够,让伤口不要愈合。而钱杨从一见钟情到“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却为何也将爱情看得这等彻骨!文末,我也来讲讲杨绛女士写的后记:分两部分,前一半写《围城》,后一半写钱锺书。我曾怀疑,一个人需要多么有趣的经历,才能写出这么有趣的故事!在后记里,有一个惟妙惟肖的钱锺书: 给睡着的杨绛蘸浓墨画大花脸,拿竹竿帮助猫儿和林徽因女士家的猫打架,写的是一个痴气顽皮的钱锺书;手捧一本英文词典,按着顺序津津有味地读词条,写的是一个深思好学的钱锺书,我想就我而言,就算读一本故事性比英文词典强很多的哈扎尔都耐不住吧。
再引杨绛女士的一句话,“全书的气氛,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肠荡气。”而我对于这只蛋的描述,仅限点点墨痕,欲知其味,诸君还是亲口尝一尝为妙。
《白夜行》书评 作者李固
有个推理小说家,他的小说,让读者翻开第一页就知道凶手是谁,也知道案件真相,却吸引这万千读者去痴痴猜想另一个“真相”,他就是东野圭吾。从初中第一次阅读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到现在,几年过去,东野圭吾的作品都有所涉猎,不论是描写人性的《解忧杂货店》,描写亲情的《时生》,还是讽刺人性的《恶意》等等,各有特色,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白夜行》。
距第一次阅读《白夜行》已过去多年,之后多次阅读,仍能从中读出不一样的情感,书中出现的68个人名,构成了桐原亮司和唐泽雪惠20多年的人生,虽多,却不突兀。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一句可能并没有被太多人注意到的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太阳不可直视,是因为亮的耀眼,人心不可直视,是因为深不可测的黑暗。没错,《白夜行》就是一部人心黑暗、绝望基调的小说,从开始亮司目睹自己有好感的女孩被父亲拖入废楼,到中间被牵连的都子,再到最后雪穗无情的背影都将人心的黑暗暴露的淋漓尽致。
亮司和雪穗,从最初的青梅竹马,到最后却越走越远,亮司东躲西藏,雪穗却越走越高。我想亮司是深爱着雪穗的,不然他不会甘愿像一个影子一样,默默的为雪穗付出一切,而唐泽雪穗,不,现在应该叫西门雪穗呢,愈发凶狠,愈发残暴,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友情、爱情更别提亲情了。虽然雪穗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可细细琢磨,她何尝又不是受害者,从小被男人伤害留下阴影,虽然过早成熟,但也留下了性格上的缺陷。
雪穗是亮司的太阳,而雪穗的太阳,也是亮司啊,彼此都有缺陷的两个人,可能就像两个连在一起的纸剪人,虽越走越远,却仍相互扶持,一起走在白夜里。
放下书,已泪流满面,《白夜行》,不是读一遍能读懂的,但是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黑暗的不是人心,而是这个世界。愿诸位可以拥抱自己世界中的太阳,净化人心的黑暗,走在白日之下,莫要行于白夜,这是我从《白夜行》中所领悟到的。
《狼图腾》书评 作者梁成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若不是今日他倏然提起,我几近忘却了我的这本启蒙书——《狼图腾》。 记得还是高考结束,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狼图腾》,且不说思想内涵,单是草原上的徐徐清风和雪飘万里便给了我很多慰藉。而抱着打消百无聊赖的念头去拿起的这本书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一方面是狼的品性。其团队合作,坚毅隐忍,计划长远无一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大学时光已然过去大半,回首过往,亦无非是在圣洁的课堂,纷繁的生活中体验和实践这些真理,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而当我们走入社会便更是如此。另外是生态观。狼不在,鼠羊猖獗,草原被毁,羊失去食物,人的生存自然岌岌可危。当外来的人们不再尊重当地的“狼”信仰,当对物质的利欲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取而代之的一定是长久的破坏和不可挽回的毁灭。 最后即是人性。我们长久以来受着“羊性”的传统与教育,有时或许真的需要一些“狼性”。因为生活不仅仅是因循守旧和循规蹈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勇气去打破常规。尤其是在这个大力倡导着创新的时代。 本书的内涵并非是耳提面命式的叨唠,而是润物细无声般将这些点滴渗透进我的血液。或许其中一些细节随时间渐渐淡去,但其中内涵却牢牢地植根于我心。它们似点点行灯,一片光明时并不显现,但当面对生活的灰暗时定然熠熠生辉。
三等奖
《放风筝的人》书评 作者王慧玲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
老实说,自己从小到大读的书,除了用于课程学习的事,真的不算多。数来数去,只不过完整地读过十几本书而已。所以自己在选择书籍的时候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能是与这些书有缘吧! 要说自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是不诚实的,目前也只是在培养读书这方面的兴趣。并且上次有幸参加了读者协会举办的活动,切实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所在。 在寒假里,我很 幸运的读到了《追风筝的人》。我想,我开始喜欢读书了。
这本书是以阿米尔少爷的自我救赎为中心展开 的一个故事。阿米尔少爷自小就想得到父亲的关注,想从父亲那里得到赞美与拥抱,但父亲的冷漠让这个愿望变得遥不可及。与此同时, 他发现他父亲对待哈桑, 自己家仆人的儿子,却不像一般主仆那样。因为在这里面裹藏一个惊人的秘密。 喀布尔的冬天如期而至。与之同行的,还有风筝比赛。阿米尔在比赛中赢得 了第一名,他看见爸爸在屋顶挥舞双拳, 体会到了 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接下来的追风筝比赛中,果不其然,追风筝高手哈桑夺到了风筝 ,哈桑为了阿米尔不肯将追到的风筝交给威胁自己的阿塞夫,而 受到了伤害。阿米尔亲眼目睹了之前威胁自己和哈桑的阿塞夫伤害阿桑,却没有像 哈桑一样挺身而出 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哈桑。为了逃避对哈桑的背叛,阿米尔 开始躲着哈桑,并且 赶走了哈桑和哈桑的爸爸, 后来,战争爆发,阿米尔 和爸爸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远离喀布尔的美国,阿米尔开始了新的生活,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他始终并没有放下自己对哈桑那特殊的情感。最终,在阿米尔爸爸的朋友拉辛汗的帮助下,他终于知道了那个秘密,原来他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哈桑的爸爸并无生育能力。真相总是来的太晚 ,哈桑已 去世,只留下一个儿子 。阿米尔不顾危险,几经周折,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战乱地区接到了美国,和自己与 妻子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此时的索拉博因为一些经历与遭遇使他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很难解开的锁。最终在一次偶然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用哈桑的办法赢得了比赛,最后他 终于得到了索拉博回美国至今的第一次回答。“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听见自己说。
,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为种族关系而现 紧张局面。小说 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爱情与亲情的复杂关系, 也 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情节曲折,故事情节有时出人意料,刚看了开头就使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每个人解读 一本书的角度都不同。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阿米尔 自我救赎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我。友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
《平凡的世界》书评 作者郑大柳
这本书是我小时候就曾听过的,但当时可能不是很懂,便也是放弃了,后来高中时看了一遍,感叹当年中国农村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也为那些默默无闻始终平凡之人的精神而感动,虽然活在重压与贫困之下,却始终不屈服于它,虽然历经磨难,却依旧热爱生活,虽然他们生活在平凡的世界,却是不平凡的人。
这本书是有很多让人落泪,让人惊心的地方的。真的会让你一刹那的失神,仿佛自己便是那书中的,他们和你有着一样的茫然,相同的血气方刚,孙少安他们一家为生活奔波,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拼搏,让我们也能在再黑暗的时候也依然不失去一颗努力的心。但限于生活经历与心智成熟程度,我不想太多的谈论他们怎样为生活而打拼奔波。我更受深动的是他们那纯真年代的爱情,那是现代人渴求的。
先说少安与田晓霞,他们所处阶级相差是如此之大。却还是打破社会世俗陈规。勇敢的走在一起,相识相知相爱,或许当你没有恶俗的三角恋,没有单相思的悲哀时,老天就会制造别的风浪,他们相知相爱,却也难以相守一生。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跨过如此大的出生阶级之难,熬过不在一起的异地,虽然少有见面,却仍以书信联系,他们听不到声音,没有电话,他们见不到彼此照片,无法视频,却还是通过充满情感的书信,坚守着心中执着的爱,我想起了现在,异地太多太多的争吵,猜忌,异地拆散了多少曾经热恋的人们,煎熬着多少现在苦恋的人们,恐吓着多少将来快要分离的爱人们……生活。会让你历经磨难,他怎么会让你好好的过下去呢,,熬不过,就是永远的失去,可是当少安他们不再在乎这些,那个善良,热情的田晓霞却在救险时被水魔夺走了生命,看到那里,多少人是落了泪的,无法想象你心中苦苦盼了两年的相见之日快来临时,却听到她死去的噩耗是该有怎样的痛,如晴天霹雳,两年,数了多少天,幻想了多少次相拥在一起的场景,却再也做不到了,我敬佩田晓霞,置生命于不顾,在最后一刻,他依稀看见了少安的影子,爱的很深的。留下一人的少安还有多么痛苦,我无法想象,有时想到这里,你应该懂得,只要还活着,什么困难都不怕,可多少人还是坚持不到最后。当时看到这里的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太惨,太让人心疼。我不知道少安还会不会爱上其他人,至少永远忘不掉的吧。于他们而言,分离,从来就只有生死才能做到,奈何,发生了。后来那一天他还是去了树林,虽然逝去之人再难回,但生者依旧守约。不知道那天他会不会在眼泪中看到田晓霞,至少他心中从来都有她。
我想起林佳和孟云,分开的太揪心,甚至未曾好好的说声再见,我曾多么痛恨孟云的软弱,与他的所谓自尊,赌气。后来他们都很体面的离开,背后流过的泪却嘲笑着他们,从来都不体面,是因为还爱着,所以他依旧去当了至尊宝,她也吃芒果去了医院。正如少平,望着树林,等不到的人,却依旧如期赴约。他很痛苦,不像无心,失去了月牙,却也忘记了月牙。。正如林觉民《与妻书》中所言“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后死之人是可悲的,忍受着痛苦,思念,孤独,撕心裂肺的痛。
最后,感谢路遥先生描绘出一副如此伟大的社会生活图,亲情,爱情,理想,现实,喜与悲,爱与恨,他们不屈于生活,有最爱的人,最纯真的爱,没有暧昧,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他们的精神长留。
《白鹿原》书评 作者齐星宇
《白鹿原》——老秦地民族文化的细致画卷。
民族文化热一直以来都在不温不火的流行着,偶尔有几部出色的文化作品的出现都能带来一股文化热。《白鹿原》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传承千年的古老秦地苍茫大气的历史画卷。
小说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秘史,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就是在努力展现这一点,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讲述了白鹿原上白鹿村白家几代人在世纪与时代剧变下的命运沉浮。陈老用丰富的小说技巧,即写出了时代的沧桑感却不让人感到压抑。小说的开头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荒诞诡异,十分引人入胜。这也是全书的一个文字基调,很多荒诞诡异的故事就这样在陈老的叙述中讲出。书中有很多的人物画像,熙熙攘攘的社会人生,构成属于那个时代的浮市侩,风流成性的田小娥,端庄正经的白孝文和无耻厚黑的白孝文,忠诚憨厚的鹿三他的儿子却是一个强盗头子。每个人的人生与故事都耐人寻味。
全书最重要的是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那就是传统与新时代的冲突下我们该如何选择?代表传
统大家长的代表人物白嘉轩有着坚韧刻苦却又十分保守,他的人生价值在于勤劳耕作,积累家业繁衍后代,在他的人生里有着最古老的礼教和最传统的人生价值。而作为传统的对立面,白孝文作为大家眼里的无耻之徒,却在最后做了县长。谁不离开这白鹿原谁就一辈子没有出息,白孝文最后一次回到家乡这样讲到。离开传统思想,离开了古老闭塞的白鹿原,他变成了另一个人,但是从其他的角度来看,白孝文是一个成功的人,在于人的争斗中他很成功,也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那么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下传统的价值观是否该去坚持?新的价值观如何产生?价值的标准在哪里?这是书中留给我的思考。
那么你的看法呢?
《男人与男孩》书评 作者杨子琪
《男人与男孩》是我在大学读的第一本书,书中的主线是主人公哈利由于一次不小心和深爱自己的公司女同事发生后被妻子得知,尽管哈利努力向妻子解释,祈求妻子的原谅,但妻子吉娜最终还是抛下丈夫孩子去到日本东京做翻译,并很快和一位美籍已婚男人好上。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后,当吉娜带着新认识的美籍男人从日本回来,要求以打官司的方式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时,而哈利却有点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同意离婚,并把孩子交给了吉娜。
全书精彩之处在于在妻子离家出走后,哈利面对失业,面对幼小的儿子,面对苍老的父母时,哈利独自承担起照顾儿子这项令人兴奋而又无比艰难的任务。很快哈利不得不承认自己不会给儿子洗头,不会做好吃的便当,不会摆弄自行车……当哈利的父亲帮孙子把自行车的两个辅助轮拆掉,和孙子玩的很开心时,哈利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父亲,这个经历过战争浴火的洗礼、有些守旧、和奶奶组成恩爱不渝的家庭男人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自己在父亲面前跟四岁的儿子一样只是个不成熟的男孩。在哈利与吉娜冷战过程中儿子夹在中间成为了“小外交官”,这让父母和哈利头痛不已。当哈利下意识的将自己的童年与儿子的童年相比时,才发现自己愧对父母的期待,同样也愧对自己的儿子。后来儿子骑车摔伤送进医院,父亲诊断出癌症最终去世,更让哈利认识到了家庭与爱的真正含义。在一个家庭中,没有一个人的爱恨得失是个人化的。爱,不是挂在嘴边的甜言蜜语,更需要实际行动,需要日夜相伴的耐心。故事的最后也是我感触最深的情节是,哈利经过反复思考,为了不伤害吉娜,更是为了年幼的儿子可以健康成长,同意将孩子交给吉娜,独自承受痛苦和孤寂。当那个美籍男人开车带着吉娜来接儿子时,哈利站在门口与儿子告别,看着他们一起坐上车,车子驶过拐角消失不见。哈利慢慢转过头打开房门,心想那个男人看起来也没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读完这个男人与男孩,父亲与孩子的故事隐约懂得了一些道理:即使生活有时有一些爱不得不放弃,但人生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
优秀奖
《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书评 作者唐孟娇
世界如此残酷,谢谢你陪我一起穿越黑暗。
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百万富翁,一个流浪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因一个爱他们的人,让这两个不可能有交际的人相遇了,结交了一段置身份地位和种族之外的友情。他们用最平淡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最真挚最温暖人心的故事,发生在身边,却比小说还要小说的真实的故事。他们以自己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以平常人的语气,述说了自己在这段经历中的成长和收获。在一一次的交流中,他们渐渐地打开了心门,在爱他们的人将要离去时,这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一同走过。从相遇到共患难,这段故事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酸甜苦乐,因宽容和原谅而美好,都郎.霍尔和丹佛.摩尔的笔下流露出点点温情,他们学会放下和关爱,各自伸出了手,在黑暗携手同行。更教会了我们如何放下姿态,去关心别人,在黑暗中有人与你同行,这就是知己――世界上的另一个你。
《平凡的世界》书评 作者:逯一波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见证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与人生。浮躁的年代,浑噩的社会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澄清,但不平静。路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其他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今生的骄傲。
《平凡的世界》书评 作者辛瑜
平凡人,也有不将就爱情的权利 入学刚军训完,我在大学图书馆一楼偶然看见颇有名气的《平凡的世界》,一翻便停不下来,接下来花了好几天,把三部全看完了。时至今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安与田润叶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干部的女儿,他肯吃苦,有担当,她聪慧善良,他们彼此喜欢对方,但却被无情残酷的现实所打败。两人的身份差异,即使是在当今依然被“门当户对”观念所束缚。 在书中翻到孙少安和田润叶再次见面的场景,我能感受到孙少安的心境,怀揣着必须压抑的喜悦,不甘又微甘。如果再见自己曾经暗恋的人,千言万语能说什么?没有语言能表达“爱情的遗憾”,能打破现实的枷锁。两人终究是不合适的,爱情永不可能靠一方的努力就能走向幸福。 站在孙少安的角度:自己是农村人,配不起她,况且家里贫穷,差距太大,即使一起努力,也会带来很多烦恼,更给不了她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爱她,才不愿意她一起受苦受累。而站在田润叶的角度:我们可以一起面对未来,我喜欢你,我愿意陪你一起苦。看到后面,我就非常赞赏孙少平(孙少安的弟弟)的行为,无论命运怎样无情,他绝不会屈服,勇敢走向自己的道路,争取自己的未来,不像他哥哥一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匆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或许孙少平就是做到了现代人爱说的“爱情,绝不将就”。 孙少安是不平凡的强者,从不向艰难的生活低头,却在爱情面前磕头。在平凡的世界里,不能大胆的表白,遗憾错过的爱情悲剧天天都在上演。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认真对待自己的感情。无论你是恋爱中还是单身中,一定要懂得美好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是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白夜行》书评 作者沈士雄
读完《白夜行》的人心情都很很沉重吧,书里最后的一丝温情随着亮司的死去,雪穗的转身而荡然无存。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我们都会想着小时候的他们其实别无选择,是环境造就了他们内心的黑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无间道》里的刘健明那样有着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的觉悟,更多的人是纯净的心灵被生活所击垮而唤醒心里的恶魔,但即便是恶魔,我们还是相信亮司和雪穗之间有着独特的爱情,而并不是如动物世界里的共生关系。在白夜里行走,很难不触及黑暗,但愿所有的人都能坚持心中的美好。
《岛上书店》书评 作者余静怡
喜欢远离人烟的小岛,喜欢静静伫立的书店,喜欢闻书本纸张的气味,喜欢把所有让自己心头一喜的句子都收录下来。我们都是这样的读书人。如果说,小说人物A.J.费克里拥有的所有爱都与书有关,那么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而言,便试着去读书,去感受爱。这本不长的小说,在我眼里充满着温情和烟火气。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可能,充满苦涩的或是妙不可言的。
《月亮和六便士》书评 作者赵暮之
曾经,有个朋友突然问我,说他女朋友和他讨论月亮和六便士,想听听我的看法。我说了解过一些。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抬头去看月亮便得放弃地上的六便士。同样,附身捡钱便失去了此刻美景。在那位朋友看来,这就是经济学里最简单的机会成本问题。作为一个理工科男生,在他看来,这是多么简单而透彻的事情,却被文学家和女生描述的那么酸巴巴的,极度理性的他表示一定会找有意义的事而果断采取行动。 我听完,感觉他说的对,也说的不对。月亮和六便士,到底哪个更有意义呢,乃至于人活着意义又是什么呢,人活着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在做无意义的事。而很多无意义的事最终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生活中无意义的事情越多,其实生活会变得更加惬意而美好,所谓有意义的事,到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也都变成了无意义的事,月亮是,六便士也是。人生的抉择,在于内心选择,而不是量化择优。生活和生命最终都是无意义的事。人死了也就没人再过问了。现在存在的一切才是最有意义的。
编辑:董亚文
责任编辑:温润铭
审核: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