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认证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在美上市,四轮融资后终敲钟。不过,钟声落下,挑战还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弄潮儿,还有前进的阻碍。(我们还是应该给to B的企业更多掌声,尤其今晚,不容易)
7月26日晚间,中国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深圳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urora)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股票交易代码为JG,发行价8.5美元/股,总市值超10亿美金,流通市值1.02亿美金。今天,与极光同时在纳斯达克敲钟的还有拼多多。
据极光创始人兼CEO罗伟东等人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表示,上市之后极光大数据的业务将向海外拓展,东南亚、印度是极光大数据出海的两个首选市场。
早在6月30日,极光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文件显示,极光计划通过IPO交易筹资最多2亿美元。本次IPO承销商为高盛(亚洲)、瑞士信贷证券(美国)和德意志银行证券。而这一切也在今天彻底落锤。
据了解到,极光目前定位是移动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成立于2011年,创始人兼CEO为罗伟东。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极光大数据旗下核心产品极光推送(JPush)正式问世。2014年,获得IDG资本领投的400万美金A轮融资。
2015,完成由复星锐正领投、IDG和Mandra Capital跟投的B轮千万美金融资。此后,极光大数据将品牌升级为“极光”,完成由国海证券、TCL、复星、金光集团、汉鼎宇佑等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业务拓展至开发者服务、精准营销和数据服务三大体系。
2017年,极光大数据获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数千万美元D轮投资。
极光从为开发者服务起家,到现在为止,已经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通知推送、短信身份认证和用户分析等一系列服务,具体来看,包含四款产品:极光推送(JPush,Frost&Sullivan称这部分占据推送通知服务市场53.8%的市场份额)、极光统计、极光IM、极光短信。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份,极光已经为34.4万移动应用开发者和88.7万款移动应用提供服务,其开发工具包(SDK)安装量累计超过150亿,月度独立活跃设备近10亿部,而从这些移动设备中,极光可以获得访问,聚合,清理,构建和加密大量的实时和匿名设备级移动行为数据。
顺其自然,极光在能够获悉用户的行为习惯(安装、卸载、停留时间、定位等)之后展开精准营销,数据服务新的业务线,2016年极光也投资了硅谷人工智深度学习能领域创业公司skymind,结合自有技术实力,现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从这些数据中获取可操作的见解和知识,帮助客户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
例如帮助广告客户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内容定位合适的受众,从而提高营销效率;在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和金融技术公司做出明智的贷款和信贷决策;还可以为投资基金和公司提供实时市场情报解决方案;商业地理数据产品“极光iZone”可以帮助零售商和来自其他传统实体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商)的人员跟踪和分析人流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和运营决策(提供选址建议等)。
第三方推送服务能够立足市场的原因,主要是能为企业节约更多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不过,这也不意外,企业服务项目都以此为目标,“用更合适的价格,让更专业的团队来为你做事”。曾了解到,当企业用户达到百万千万级别以上,对于硬件设备和技术人员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所以,这时,第三方的推送服务有了市场。但是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普遍会担心推送质量、推送是否及时、系统便用性等问题,这也是衡量服务商产品能力的标准。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推送也深得客户喜爱,分区分时推送,每个下载APP的用户都有了自己的数据标签,分人推送,也是帮助客户获得潜在商机的有效手段。
据极光招股书中透露,开发人员服务可轻松与所有类型的移动应用程序集成,并提供核心应用内 开发人员需要的功能,包括推送通知,即时消息,分析,共享和短消息服务(SMS)。截至2018年3月31日,服务已被大约318,000名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用于各种行业,如媒体,娱乐,游戏,金融服务,旅游,电子商务,教育和医疗保健。
另一方面,被推送服务商们依托的移动开发市场也依旧热闹,中国开发和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数量逐步增加。据Frost&Sullivan称,2017年中国大约有220万个独特的移动应用程序,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到330万,复合年增长率为7.0%。移动应用程序的扩散促进了中国强大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开发者服务市场的发展。
此外,移动应用程序的平均数量在中国安装的智能手机设备从2015年的25个增长到2017年的40个,这有助于提高用户关注和参与的移动应用之间的竞争,并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增长到75个。据了解,同行业中,杭州的个推也正在A股上市排队中。
极光招股书信息显示,2017年极光营收为2.847亿人民币,相比2016年的7030万人民币增加了304.9%。而2018年3月31日,极光的季度营收为1.264亿人民币,相比2017年同期的3200万人民币增加了295.1%。
但是,极光的亏损额也在扩大。2016年极光净亏损则为6140万人民币,2017年净亏损为9030万人民币,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季度净亏损为2210万人民币,而2017年同期净亏损为2200万人民币。
极光成立7年左右,现在看来从单一的推送服务升级至数据营销服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随着大数据的火热,更多的传统企业在纷纷数字化转型,也有更多的创业公司从数据库搭建、数据分析服务等各个维度投身大数据赛道。但是,发展中,如何更好商业化,持续盈利能力成为了一道坎。目前,很多企业服务大型客户,看中的就是单笔项目佣金的回报比。从行业角度来看,目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行业整体受限,商业模式仍有缺陷。
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表示极光所在的领域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数据规模化的采集能力基础上,企业受品牌影响力和变现实力限制,三者都兼具的企业在中国范围内不多,这本质上还是商业模式带来的局限性。推送服务目前应该算是极光自然增长的业务,重头戏在数据解决方案这部分,如何解决数据窄、合作数据源有限的问题,将成为发展的分水岭。
二、收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目前有限。
以极光2017年收入成本和毛利为例,广告库存购买成本增加,但是毛利的增加也是源于这部分业务的采购,这对于企业来讲收入壁垒降低。极光方面也坦诚表示毛利率主要受收入的混合影响,特别是开发商服务和数据解决方案之间的收入。
此外,极光的业务依托性很强,如果未来无法继续获取移动数据,不遵守数据隐私和保护法律法规,那么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就会受到波及。招股书中,极光表示:“目前的业务依赖于强大的品牌,未能维持和提升我们的品牌将损害我们扩展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客户群的能力。”
有关数据的争议,行业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究竟什么样的数据才能对企业产生真正价值,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极光CEO罗伟东认为:在国内做大数据必须要解决两点问题,一是帮企业补充数据源,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来实现透过数据,优化客户运营和企业决策。
这也很符合中国数据系创业的走向。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说,营收代表着购买市场。认为,企业服务项目最大的窘境就是大家都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项目却早早遇到了变现的天花板。无论是极光,个推等背后的玩家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对标的美国大数据独角兽Palantir市值已超200亿美元,接下来,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