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是一件乐器,是通往音乐世界的一把钥匙、一座桥梁。小小竹笛不仅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且还便于携带。正是因为这样一件小乐器成就了多少热爱民族音乐的艺术家。从苏州胥口走出的国乐大师、中国笛王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将竹笛乐器演绎到了极致。
张维良教授2012年在家乡母校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成立了“张维良竹笛艺术培训基地”以来,已悄然走过五年。胥小的孩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笛声悠扬的校园中耳濡目染,陶情熏陶、体验尝试、快乐学笛,幸福成长。
张维良竹笛授牌仪式上演奏
曹宇豪同学是个幸运而幸福的孩子,他是首批参加竹笛基地学习的学生,三年的小学生活,竹笛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由最初对竹笛陌生-熟悉-喜爱,在启蒙老师娄亚峰的引导下,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竹笛,从指法、用气、音节、演奏等技能技巧的点滴领悟,他比别的孩子付出的多而受益的也更加多。校园里常常留下他吹笛的身影,教室里、走廊中、花坛旁,和小伙伴课间休息时,吹上一曲,切磋一会,是他最开心的事儿。
三年的学习,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六年级就顺利通过中国音乐学院竹笛考级十级水平,参加全国竹笛邀请赛获得金奖、参加江苏省青少年竹笛比赛获特别大奖,还参加央视CCTV吴中站路演摄制等。
转眼间小学已毕业,离开了熟悉的母校,进入临近的胥口中学,中学的课务虽然多而忙碌,但他仍未放弃自己喜爱的竹笛,家中业余时间刻苦练习,做到每天有2小时的练习时间,还常常回基地请教娄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上自身的吹笛天赋,小小年纪的他,跟随老师参加各类校内外演出和比赛。第一次赴北京参加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节,让他大开眼界,立志这里就是他努力的方向;第一次参加中国音乐学院竹笛考级,胆怯紧张的样子还在眼前;第一次参加演出和小伙伴们不知所错站哪儿的情形也历历在目?第一次参加比赛得到评委认可时,激动心情难于言表......多少个第一次,历练出他的坚持与自信。如今宇豪同学在众多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坚定了他的梦想——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第一次参加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节
参加各类比赛留念
在家校共同携手努力,各位老师、专家的鼎力支持指导下,曹宇豪同学进京备考,家长放弃工作全力做好他的坚实后盾,张键老师也从乐理知识、器乐技能系统化的做一些指导,付出许多辛劳,宇豪同学最终如愿以偿获取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入取通知书。
张维良教授亲临指导
新学期,他怀揣梦想整装出发了,奔向他梦寐以求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学校大门,开启他人生另一条崭新之路。现在他又考入中国少年民族乐团, 预祝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挑战自我,虚心刻苦求学,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音乐学院入取通知书”喜报传回基地,为竹笛艺术基地再现辉煌,做更多孩子学习的楷模。
播种希望、坚持梦想,圆梦就在脚下,最美好的遇见在中国音乐学院。
文图:张会芬
编辑:张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