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杨林柯:教育最怕愚蠢地认真

杨林柯:教育最怕愚蠢地认真

2020-11-05 04:06:48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杨林柯专栏】

教育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

原创作者|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本文为杨林柯老师原创,首发杨林柯老师微信公众号“柯语-ID:yanglinke029”,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晨起,读一篇特级教师写的教育反思,就想到这个题目。 


他说,自己虽然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早起晚睡,甚至中午不休息陪伴学生,不放心学生,每天都在关注课堂的纪律,每天通报作业交纳情况,不断催缴作业,经常联系家长,也教育家长要关心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学生,不断地提醒学生,要求达到自己的标准。对于班委会和班级小组等团队建设,也抓得很紧。没想到,在考评中不仅学生不买账,个别家长也对他提出质疑: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影响孩子的成长!


其实,我们一些教师就是这样做的,以爱学生、为学生的名义做着伤害学生、伤害教育的事情。忘记了自己的“霸气”、“严格”、“控制”恰恰加剧了学生的奴性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应付”。


教育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也不是你越“负责”越“认真”“越忙”就越好。鱼往往是喂死的,花往往是浇死的。教育需要留白,需要空闲,需要发呆,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


但作为教育者,不知道是不是想过:学生属于谁?我们为谁而教育?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没意义?我们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自己?我们总是对的吗?我们的严格管理是不是对学生构成一种“文化的侵犯”?我们对自己满意吗?我们是不是真正爱学生?


作家朋友冉云飞先生有一本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这书名其实也是一种爱的理念。爱不是控制,而是希望爱的对象按照天性自由生长。有限的爱是占有,而无限的爱只关注爱本身,不要求什么回报。


教育需要师生双方的体验和经历,需要自由和解放,外在的灌输往往起不到什么作用。《》上说:凡事都可行,但不是凡事都有益处。由“行”到“知”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也好,败也好,都是生命内在的收获。教育者需要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可以说,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而自由意味着责任,不是放任自流。专制制度下的管理者因为大一统思维的长期强化,容易出现自以为义的滥权,而看不到自由的价值。


真正的教育源于自由,人在自由环境中最有责任感。当一个教育管理者把一个群体管乖了、管顺了的时候,他其实是对一个民族在犯罪,因为他扼杀了一个共同体的自由意志。


学生自己的责任不能全部让教师承担,应该尽可能早地让学生自己担负起自己的成长责任,让学生自己学会教育自己。当一个人不能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往往会把责任转嫁给社会。当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时候,所谓“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为家庭”都是扯淡。当一个学生没有学会自我教育的时候,真正的教育其实并没有发生。  


教育者是为“一个未知的社会培养公民”,而不是仅仅培养一群为口腹而战的考试动物。教育者也别成天哼哼教诲人家,回到自身,像这位特级教师一样,多反思自己,从教育自己开始,寻找真正的教育吧。


在我上面的文字写出来一周后,外校一个朋友的孩子私信我,说某个主任到操场上抓她们回教室学习,她感到特别受伤,也感到“特别恶心”、“特别不可思议”。她说,这是我们的课外时间啊,每天九节课,周末了,我们住校生到操场上活动一下,打一会儿篮球,有什么不好?难道就喜欢我们六十多个人装模作样地坐在昏昏欲睡的教室里做题?


我不觉感叹,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么傻干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在中学却很有市场。现在听见一些“优秀教师”以居高临下的方式训学生,甚至羞辱学生,我就感到特别难过。


爱,首先是尊重,教育者,首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和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在尊严上也没有什么特权,你只是早生了几年而已,如果每个人都活八十岁,那么在无限时间河流中只是占有的时间段不一样,没有什么大小之分。


爱,是不能犯傻的,爱也是不能强加的。犯也说“爱”,结果却成了罪犯,这,难道不能引起教师的警惕吗?处在教育场域中,教师的“爱”,到底是真正为了学生,还是为了自己?需要认真反思。


教育最怕愚蠢地认真。


课堂也不过是个筐子


目前,各个学校普遍采取的是大班制,集体评价,虽然也提个性发展,但因为国情,往往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在课堂教学上,虽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但到底什么才是最应该教的,对于教师,这既是观念挑战也是智慧考验。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所以,讲一篇课文,教什么,这决定于教师。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应该由教师说了算,尤其是文科教学,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至为关键。


记得有一次在群里和台湾慈明高中的莫玉玫老师聊天,她讲到自己在讲解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是这样做的:先把作者、题解、课文说清楚,再和其他篇章(比如《明湖居听书》和《赤壁赋》)做比较,再谈送别、偶遇等情节发展,重点是作者与琵琶女相遇如何在“话题”中有了强烈的共鸣?因此学生必须和教师一起思考:认识新朋友时,是该存有戒心保护自己,还是敞开心扉畅谈人生?尤其是最后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妙。虽然似乎超出语文教学“知识”的范畴,进入了社会学领域,但是对于学生的待人接物以及和陌生人相处的方式都有涉及,这样的问题与工具化的语文知识似乎不相干,但和“教育”相连,是非常用心的一个设计,因为语文不仅仅是一堆“知识”,在我看来,一切的课堂知识如果不能走向生活、走向人生、走向社会,走向学生的成长,那么这样的知识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处?


,一切的艺术都呈现一个“空筐结构”,就是这个艺术作品里面承载的意义是艺术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附加上去的。


对于作品而言,其全部意义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意义和读者赋予它的意义之和,但由于作品创作出来之后,其意义已经不决定于作者,而是变成一个社会的独立存在,它被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决定于读者(消费者)。由此看来,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读者(消费者)决定的,而在教育教学的时候,如何赋予这个作品更大更新的教育意义,则决定于教师文史哲的素养以及对教育教学“意义”的深刻理解。


记得我在教学杜甫的《蜀相》时,曾经问学生:你认为全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有学生说是“泪”,理由是任何作品其实都在表现作者自己,杜甫表面哭诸葛亮,其实是借诸葛亮的出师未捷哭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属于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还有学生说诗眼是“空”,英雄业绩转眼成空,虽然春色满园,鸟声鸣啭,但除了作者来诸葛祠凭吊还有谁来到这里呢?这两个答案都有道理,只要能说出依据即可,不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


我接着“空”这个话题植入另外一个讨论题:那你认为,做一个英雄好还是做一个普通人好?


这下课堂一下开了锅,议论声四起。有学生认为,还是做个英雄人物好啊。活着时可以吃香喝辣,引人关注,到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尊重;死后也会名垂青史,供人学习凭吊。也有学生认为,做个普通人其实也挺好的,英雄有伟大的痛苦,凡人有卑微的幸福,上帝的安排挺公平。当然,也有学生质疑“英雄和凡人之间有界限吗?如何区分英雄和凡人?英雄一定比凡人过得幸福吗?我们羡慕那些所谓‘英雄’,其实是羡慕他们的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活得幸福吗?普通人其实也是可以成为英雄的。”


最后,我引用《·》上的话“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做结,告诉学生,能不能成为英雄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好每一天。因为生命是一个溃败的过程,每个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一个社会呼唤英雄、树立英雄本不是什么好事情,说明制度不健全,才需要英雄来打抱不平。真正的英雄不是要冲锋陷阵,杀敌于千里之外,而是能够为自己的心灵做主。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的本质是无知,因为人类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人性是一个黑箱,灵魂永远独行。


这样的言说就植入了教育内涵,而这种教育内涵是简单的诗歌鉴赏知识无法比拟的。就此而言,课堂也可以成为一个“筐子”,往里面装什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


作者简介:

杨林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组特聘专家,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员,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出版各类编著40多种,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入选《中国教育报》201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现在陕西师大附中高中部任教。

延伸阅读:

杨林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成就道德吗?

杨林柯:不能用喝汤的能力代替成长的收获

“傻教”与“教傻”

师说:在救孩子之前请先救出自己!

教育,要超越实用理性

教师为什么会如此受伤?

杨林柯: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

杨林柯:向内开掘,守住自己

杨林柯:“换心”的启示

杨林柯:中小学校园里的“穴居人”

杨林柯:课堂上,掌声因何而起?

真正的老师,假期休息权谁来维护?

杨林柯:本土立场,人类视野

杨林柯:“比”风不除,教无宁日

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对各位家长的心灵告白

读书是放大心灵的半径

呼唤中国教育的良心

名师是被权力养大的还是自由长大的?

脑科学揭示的教育秘密,后悔知道晚了!

应试教育的根源及中国教育的出路

人格与习惯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得更远的根本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